身份证号码:44162219830106XXXX
摘要:随着我国市政交通工程的加快,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中运用越来越重要,施工单位必须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特点,持续提升施工设计组织的科学合理性,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和解决,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控制手段提升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碾压;摊铺
前言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工程建设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市政工程建设是交通领域当中的关键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对市政工程建设的持续关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也进行着有效的探索和提升。市政工程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苛,沥青混凝土技术就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施工技术内容,是市政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1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
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及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自身特性,为了确保其施工计划制定与实施有效性,则需要对该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1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抗力
在平衡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对路面结构层产生破坏作用,致使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性能缺乏保障,制约着其科学应用水平的提升。因此,施工单位在实践中应对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力进行充分考虑,有针对性地开展路面施工作业,确保其应用状况良好性。
1.2应满足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要求
沥青混凝土道路应用过程中,若温度过高,会使其强度及劲度有所降低,进而会造成车辙现象的出现,威胁着行车安全性。同时,低温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应用中会出现断裂问题,难以满足其应用质量可靠性要求。因此,在加强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提高其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要求,促使这类道路能够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更好地体现出沥青混凝土的潜在应用价值。
1.3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车辆行驶是否安全,与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抗滑性能是否可靠密切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在实践中应通过对粗集料耐磨光性、硬质有棱角的集料使用、沥青及含蜡量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全面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应用中的抗滑性能,为其路面的安全应用提供专业保障。
1.4符合降噪性能可靠性
由于沥青路面混合料有很高的空隙率,在降低道路噪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通过对混凝土中掺杂改性剂质量及用量、混合料合理选用等方面的考虑,优化道路应用过程中的降噪性能,为其应用效果增强、质量提高等提供有效保障。
2沥青混凝土市政道路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为了使沥青混凝土道路作业计划能够按期完成,在技术层面上为其提供可靠保障,需要对相应的施工技术探讨。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合同要求,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地质条件,为道路施工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信息,满足沥青混凝土道路高效施工及质量可靠性要求,细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内容。
(2)注重人员及设备的优化配置。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人员及设备的作用发挥,可使相应的施工作业开展更加科学、高效,降低道路施工问题发生率。
因此,实践中应对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优化配置进行充分考虑,促使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能够得到更多支持,确保相应的准备工作开展有效性。
(3)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注重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在采购及使用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原材料之前,需要开展好相应的试验活动,积极开展材料质量检查工作,促使道路应用中有着良好的结构性能。同时,应强化材料质量控制意识,积极开展相应的控制工作,从而降低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率。同时,在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展中,应从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这三方面入手,实现对沥青砼配合比的科学设计,促使其施工效果增强及水平提升中能够得到有效支持,满足沥青砼科学应用要求。
2.2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技术
为了使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作业开展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保持其施工中良好的技术含量,则需要考虑沥青混凝土混合技术的科学应用。(1)控制好原材料进场过程,强化材料质量检测意识,选择好质量可靠的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并加以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应用风险;(2)在运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技术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及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将相应的施工计划实施到位,并在良好的施工理念、材料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实现沥青混凝土施工目标,充分发挥混合技术在其实践中的应用优势。
2.3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施工技术
在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方面进行探讨时,为了确保其碾压施工有效性,需要重视相应施工技术的应用。(1)实施好初压施工计划,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高效开展打下基础;(2)沥青混凝土高温碾压施工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要求等,控制好混合料的内部温度,并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配合作用下,完成好道路碾压施工计划,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效利用;(3)碾压时应坚持由外向内压,超高路段坚持由高处向地处压的原则,然后进行复压,达到路面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在选择压路机的过程中,应考虑振动压路机或重型轮胎压路机的科学使用,且需要将温度应、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将压路机设置为高频率、低振幅,避免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效果。同时,在终压施工中,需要注重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使用,控制好碾压速度及温度,消除之前碾压时留下的痕迹,为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并达到碾压施工技术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2.4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施工技术
基于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施工研究,在其摊铺施工中,应注重相应施工技术的引入及高效利用,给予道路路面质量提高更多保障。具体表现为:(1)加强耐高温履带式摊铺机使用,控制好每台摊铺机工作时的距离,增强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安全性,并使其施工中的摊铺效果更加显著;(2)沥青混凝土道路摊铺施工中,应加大其施工过程监督力度,了解路面铺筑时的厚度及横坡度情况,及时纠正其中的误差,充分发挥摊铺施工技术的实际作用;(3)从运输设备的能力、搅拌机的生产能力及贮料数量等方面进行考虑,确定好摊铺速度,且摊铺机应匀速、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从而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平整度,满足其应用过程中的质量可靠性要求。
2.5其他方面的施工技术
为了降低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作业完成中的问题发生率,也需要考虑不同施工技术的配合使用:(1)当沥青混凝土方面存在纵向裂缝时,应落实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同时,可采用垂直接缝法,处理好道路施工中的横向接缝,并通过对压路机横向及纵向碾压、上下层接缝错开布置等方面的考虑,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接缝处理质量,实现对其处理及时的科学应用;(2)重视成品保护,用塑料布覆盖及其他保护措施予以应对,促使碾压完成后的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延长其使用年限。
3结语
沥青混凝土是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我们在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改善其施工技术,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技术的控制要点进行了解分析,监督其施工的工艺和方法,以此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柏朝阳.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与养护[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10+113.
[2]金诗瑶.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7):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