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分析 冯洪杰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冯洪杰1 高攀2
[导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设备结构、功能复杂,故障维修难度较大,但却提出了较高的可靠性控制要求。
        (1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生产部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2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机电一体化设备结构、功能复杂,故障维修难度较大,但却提出了较高的可靠性控制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展开了分析,提出了故障维修应对策略,然后分析了影响设备可靠性的因素和设备可靠性提高策略,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维修
        引言
        在机电一体化的电机控制与保护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情况,认识到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对电机进行控制和保护。近几年,随着我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电机的控制与保护问题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在此背景下,我们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希望对业内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机电一体化概述
        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采用电子技术或者应用电子技术后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研发,这种主要的技术被称之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并且企业所研发的相关技术和设备能够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其使用的过程、信息处理过程、动力功能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建设,这充分体现出了机电一体化的功能和应用效果。而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机电一体化的工作也被不断创新和挖掘。机电一体化在应用过程中,其功能更加完善、质量更加具有保障、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这不仅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将机械设备与软件设施进行有效的配置,还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益方面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2、设备故障维修特点
        机电一体化设备由机械和电子两部分构成,同时具备两类设备的故障特点,使得设备维修具有较大难度。设备的一部分结构发生故障,将会给其他部分运转带来影响,造成维修人员难以进行故障原因查找。而同时发生电子和机械故障,将造成设备故障后果叠加,直接导致设备停机。相较于电子部分,机械部分的故障率较高,导致设备需要得到定期维修。因为设备的机械组成部分不停运转,内部包含多种零部件,使用频率较高,长期运行将造成零部件容易案发生磨损。而单纯的表面磨损不会影响设备运行,但将造成各零部件无法高效配合,最终导致设备故障发生。设备电子组成部分结构复杂,是造成机电一体化设备发生隐蔽性故障的重要原因。设备内部各种电气产品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可能出现突发性故障,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而在报警系统未能得到完善的情况下,人员难以找到故障点,给设备后期维修带来了较大困难[1]。
        3、机电一体化中对电机控制和路径保护的加强
        3.1、强化对相关装置的周期性定检
        (1)开展更加精细化的定检活动。主要是因为定检活动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相关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和运行的状况,同时还能够不断完善检查的规范和限定,进而使定检工作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例如:对专项化检查细则进行明确规定;制定周全的规范化检查细则。细则的制定和明确能够有效降低由于一体化装置在时间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故障和不良的状况。(2)对机电一体化装置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检查。这种检查的方法能够帮助相关的人员了解当前机电一体化装置设备的运行状态。主要是因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是由多个零部件构成的,这些复杂的零部件在运行的规程中很容易发生灵敏性较低的现状,特别是如果某一个零部件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缺失的现象,则会影响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相关的电力人员和维护人员需要对机电一体化装置开展周期性的定检工作,从而保障机电一体化装置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检测,提高多样性内部零部件的灵敏性和高效性。另外,还能够提高设备后续的运行状态,减少和规避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现象,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2、注重对电流的调节
        实体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电流不同,不同规格的电机对应的一些数据也有较大的差距。

大部分情况下,电机自身所带的规格数据都会对实体电机的电流、电压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做好安全规范工作,保证电机能够得到保护。在此基础上,机电一体化设备在进行运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机电的控制与保护,减少电流、电压对其造成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就要把控一体化装置中的额定电压以及电流。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此类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故障,保证机电一体化装置的正常运行[2]。
        3.3、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检修和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检修与维护岗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形中提高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的工作标准,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这就需要加钱检修与维护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加强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工作,促进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企业要为检修和维护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并对典型的企业安全事故进行深度剖析,提升岗位人员的危险意识,促进检修和维护人员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性能与结构进行了解,有利于提高检修和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高效、及时的完成故障排查工作,进而保证机电一体化的安全运行,促进企业生产的高效性与实效性[3]。
        3.4、确保回收质量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回收质量,减少贪污事件的发生,应建立交旧领新制度,即要求维修技术人员更换新的零件时上交旧的、坏的零件,如有特殊情况要求车间负责人写上相应的欠条。由于设备零件数量繁多、存放环境复杂多变,机电设备零件需要频繁更换,所以,高效率的回收管理模式也必须归入修旧利废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加高效率地管理修旧利废系统,当前已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比如,采用拇指签到使用零件系统等高精度设备,依靠现代监控设备解决低效率回收的问题,以此来延长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其对人工的依赖,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为修旧利废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技术保证,通过保养、修理、回收等机制恢复机电设备原有的机能,物尽其用[4]。
        3.5、落实常态化保养
        经过长期运行,设备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各部分配合不佳等问题,给设备运行留下隐患。落实常态化保养工作,能够及时消除各种隐患,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增强。结合设备性能和故障特点,还应建立科学的保养计划,通过点检、巡检等措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从而采取有效保养手段保证设备工作正常。在日常巡检期间,还应通过观察设备功能指示情况确定设备是否存在异常,在确定设备各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的基础上,应确认设备零件、防护装置等是否存在变色、变形等情况,设备本体是否存在异味,并根据设备振动音律等确定是否存在声音异常。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人员还应通过手摸方式确定接头是否松动,保证各连接件得到紧固。按照设备说明书,可以做到定期更换油液、清洗设备,及时开展防锈、电源维护等不同工作。针对磨损较大的设备,还应结合设备类型完成相应润滑油的涂抹,及时完成油污的清理,继而使设备维持良好运行状态[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研究,我们对机电一体化在实际运用中的相关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中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知识。其目的是为了让作业人员在今后的操作中减少设备的故障。我们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为更多的职业院校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浩然.机电一体化在石油化工机械中的应用浅谈[J].石化技术,2019,26(10):354-355.
        [2]张学智,赵袖先.机电设备远程智慧运维探讨[J].建筑电气,2019,38(10):53-56.
        [3]郝东升,李悦聪.论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管理要点[J].中国设备工程,2019(20):26-28.
        [4]张士荣.智能控制及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0):15+17.
        [5]郭川.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0):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