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鼎兴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00)
摘要:电网安全中比较基础的一项工作指的就是安全保护,对于智能高压电网而言,在运行时,如果安全自动装置出现事故的话,就会出现电网系统误动作或者运行异常等问题,就会损坏电网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尤其是在相对来说比较短的时间内所通过的系统电流过大的话,就会进一步中断继电器保护正常工作,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在电力技术以及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合理应用智能高压电网,不仅能促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帮助企业实现系统化管理,加强电力规划过程中的科学化,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
引言
在当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年代里,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因此,对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电力的供应日益紧张,电力调配更加困难,电网负荷快速上升,电网中的各类节点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上电网所处的环境受自然条件影响显著,这使得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面临巨大的挑战。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网的损失,但从当前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继电保护技术单一,不能适应多类电网节点的保护需求;继电保护电路性能不高,在外界的干扰或强大的电力负载下容易失效;继电保护设备质量不达标,工作可靠性不强;保护电路先进性不够,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等等。
2、具体应用方案
2.1、母线继电保护
在这一环节中,继电保护方式主要包括差动保护和相位保护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保护方式是按照相对比较的原理来提升母线的性能,使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中;而后者保护方式则需要提前设置与母线元件变化特点相一致的电流互感器,然后再将二次绕组与母线侧端子进行连接,并将互感器安装在差动部位。另外,还要合理设计大电流与小电流的实际接地环境,如大电流接地母线保护要尽量采用三相连接方式;而小电流接地母线保护则采用相间短路,即两相连接方式,这样才能将继电保护效果最大化发挥出来[1]。
2.2、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是一种根据气体的成分和浓度来区别电气故障现象,从而进行动作,保护电力设备的继电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手段主要用于油浸式变压器的保护,由于变压器油的特殊物理化学性质,它在受热后会分解出气体并上升,从而触发瓦斯保护装置动作。在实践电路设计中,根据总体需求的不同,可以设计轻瓦斯保护或重瓦斯保护,两种保护形式都可以对变压器进行动态监测并传出状态参数。但前者主要侧重于监测,仅将油箱内的气体状态传输出去,辅助技术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和日常维护;后者则可以在严重故障发生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自动跳闸,最大程度地保护电压器,并有效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
3、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对策
3.1、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管理力度
由于设备对于继电保护系统发挥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则应当从影响设备的主要因素入手加强管理意识。
在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当中,首先应当把控设备采购质量,确保设备能够达到行业标准,并符合本变电站工作需求,在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当通过多次调试,验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工作水平,由于设备长期处于外界环境工作,所以还应当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建设防护措施,降低风险,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的布置和应用,提高对设备故障的发现能力和解决速度,并且在设备的使用周期当中,应当有针对性的制定维修和养护计划,对设备所存在的隐患排查和处理,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2]。
3.2、提高预警能力和加强检查维修工作
首先要尽早发现隐患,预防电力系统故障发生。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监控预警能力,可以设置一些传感器监测点,实施网络实时监控,实时反应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电力系统意见、评价平台,收集人们生活中发现的隐患,对于提供有价值信息的给予一定奖励,以激励群众参与电力系统的安全建设中。然后就是加强输电线路的巡查工作,输电线路巡查工作可以有效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供电单位必须要对输电线路的设备以及通道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定期对其进行巡查工作,在恶劣天气阶段内要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巡检设备来加强输电线路的巡查工作,借此有效保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供电单位需要对输电线路的设备进行更新优化,借此有效提高故障检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供电单位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对输电线路的设备进行更新[3]。
3.3、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对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4]。
3.4、优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工作当中,应当选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保护模式,在间隔型保护模式中,可以选择直采直跳,而如果是多间隔型保护,则可以通过SV或GOOSE模式。在电压限定延时的情况下,则需要确保系统能够在过负荷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以便于维修工作及时展开。此外,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间隔层和站控层中,除却需要通过断路器实现自动开断外,还应当开启后备的保护系统,避免由于开关失灵导致保护工作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针对继电保护系统所进行的故障检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科技设备良好的应用,通过设备的可视化功能,更加直观的发现故障情况,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而言,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其实施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很有必要,其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而且还能推动其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因此,相关供电企业必须重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还要落实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继电保护优势,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曲维杰.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00.
[2]黎剑明.智能变电站及改进继电保护系统的措施[J].电子测试,2019(24):121-122.
[3]陆林.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配置及其应用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71-72.
[4]杨飞.基于多维混合量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9(11):98-99.
[5]陈金林,陈平耕.基于高电压电网继电保护可靠性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08-2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