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李双 贾闯
[导读] 摘要:现阶段民航飞机的飞行一直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除了天气、航路限制等因素以外,飞机维护维修的时效性也是影响飞机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南苑分公司  北京  102600)
        摘要:现阶段民航飞机的飞行一直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除了天气、航路限制等因素以外,飞机维护维修的时效性也是影响飞机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只有通过严格的维修质量把控和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够保证民航飞机安全有效的运营,维持民航事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民航维修;质量;安全管理
        一、实施民航飞机维修工作的意义
        对民航飞机进行维修主要是对民航飞机的LRU(航线可更换件)、系统和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查、测试以及维护、维修工作,是保障民航事业有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民航飞机能够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伴随着新型科学技术和工艺手段的发展,飞机的结构和功能也在日益发生变化,当前,很多飞机都是新时期多种科技手段融合的产物,但也正是由于其应用的技术设备的广泛性,使得民航飞机维修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如果飞机发生故障,维修人员如果不能及时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就不能对飞机的故障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很容易影响飞机的正常运行,为乘客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时,还比较容易造成飞机事故,对乘客的生命安全带来直接威胁。因此,飞机维修人员不但要结合传统技术水平开展飞机维修工作,还要与时俱进,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不断了解新的飞机维修技术和方法,以提高飞机的维修效率。
        二、民航维修质量当中存在的问题
        1、民航机务维修的工作受到多方面的限制。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阔,航线也遍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且我国的气候类型和地理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南北温差大,湿度不一致,高原和高高原等复杂的环境对飞机都有着不同维护的要求。比如说从我国的东北地区到东南沿海地区,这一航线会经历众多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仅增加了飞行安全隐患,自然也会给民航维修工作带来众多的困难,所以这就需要民航维修部门结合各个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因素,采取恰当合适的维修方法来进行民航机务维修,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航机务维修工作的难度,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克服多样化的严酷环境,准确及时完成各项维护维修工作。
        2、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技术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机务维修人员的技术可以说是民航机务维修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工作人员在日常所执行的检查和维修工作时保障民用飞机适航性的唯一手段,如果不能彻底的对故障进行排查则会为飞机的飞行留下隐患的种子,所以说坚持对飞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是一项严谨而必不可少的工作。并且由于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例如“all electric aircraft”所应用的新电池技术、传动方面采用的MEMS、以及在军用运输工具和飞机上已经普及的IVHM系统等等,如果不能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就无法对飞机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判,就无法有效的解决飞机当中存在的隐患。并且由于我国飞机型号的众多,必须要求维修人员具有专业的维修能力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才能够保证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这也对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不同的客机间设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客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设备差异就要求维修人员更新自己维修技术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在故障面前准确及时的解决问题。根据我国现阶段民航客机的使用状况而言,大部分的客机在航电设备方面主要用的是波音系列,而波音系列的制造生多为美国和英国的公司,这无疑要求维修人员必须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在飞机设计原理以及飞机维修技术方面我民航领域并没有掌握专业的国外技术,其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所以这就给维修人员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准确快速的判断问题出在了哪里,如何解决。所以,由于不同客机间存在着较大的设备差异以及维修人员技术的有限性出现了矛盾,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在工作当中不断的进行性的学习,不断的了解先进的维修技术,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维修技术相关知识结构,才能够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临危不乱。


        三、民航维修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
        1、提升民航维修的技术
        1.1运用现代化的维修技术。与传统民航飞机的机械性故障相比,当代飞机的科技性水平更高,因此飞机故障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其中主要涉及电子故障、数字技术故障和机电故障。从当前民航飞机的维修技术状况来看,总体有以下几种维修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技术和软件测量技术等。在对故障飞机进行维修时,维修人员不但要掌握传统的维修方式,还要结合飞机的更新速度,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有效了解,结合现代化维修手段,提高飞机维修质量。比如,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民航飞机都配有相关功能系统,对民航飞机运行系统进行诊断和监控,以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减少因飞机故障而带来的损失。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明显提高了飞机故障判断的准确性,不但能够使维修成本降低,而且还使得维修技术水平提高,有助于维修人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1.2建立动态的飞机维修信息体系。对于民航飞机的维修工作,单纯依靠维修人员的实践维修是不能完成的,其中需要将维修设备、维修人员和维修航材这三大要素结合起来,才能保障飞机维修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进行实际维修过程中,还要对适航当局、飞机制造商、运营商、飞机保障资源、专家系统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多能源、多类型的飞机维修信息体系,从而为进行有效的飞机维修提供支持。在飞机维修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适时适度的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各种飞机信息进行合成。分析、传输、集成成为一个体现智能化和数字化的飞机维修数据库,从而保证民航飞机维修工作能够在更高效、有序的环境下展开。
        2、实现多个体系的兼容和一体化。从安全管理体系这一概念诞生起,不少业内专家就一直讨论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安全健康环保体系、保安管理体系等之间的关系。其实,多个体系的兼容性远远大于对抗性,总体的趋势是:整合为一体。一些企业从前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事实安全管理体系具有良好借鉴意义。安全管理体系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是一个年轻的、开放的体系;被实践证明促进安全有力的概念和举措,完全有可能被借鉴或吸收。因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又要和各个航空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和现行的管理体系相结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现在的民航企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建设、体系建设,但必须指出仅通过一部完备的规章覆盖所有的情况是不可能的,并且规章具有滞后性,因此,规章建设是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3、加强民航机务维修的培训力度。现阶段,我国民航机务维修人才大都来自于高等院校,通过在院校的学习和培养,最终参与机务维修工作。但是从目前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单纯的依靠高等院校进行维修人员的培养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无法满足飞机日益增加的需求。因此,在这一趋势下,需要高等院校和相关的维修培训机构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弥补双方存在的不足,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高素质维修人才。另外,还需要通过网络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学生的就读率,以确保民航机务维修人员数量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飞机已经不仅仅是成功人士出行的标配,机票的价格也越来越平民化,许多普通百姓也对自己出行的交通工具越来越重视,民航客运量也逐步提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民航必须加强对安全的管理,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对于民航部门而言,一定要重视飞机的维修质量,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安全意识,对维修人员进行定期的支持培训,切实做好飞机安全管理措施,做到零风险,零危害,零伤害,确保一切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洪江,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分析,[J].中国铁路2019(24):402.
        [2]王震伟,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9(15):351-352.
        [3]赵旭刚,风险矩阵在民航机务维修质量风险管理当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8(21):129-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