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节能技术,有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减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正确掌握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特点和应用条件,掌握新型节能技术的应用标准,提高规划节能建设的技术水平,提高高效的节能水平。提高了太阳能供电技术的利用率,加强了污水二次循环的保护,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和有效利用节能技术,建设美丽节能的现代园林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节能型技术;应用
前言:园林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环保理念的普及,对于园林建设施工的要求不断提升,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园林建设中的耗能以及污染问题,促进园林建设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节能型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技术的特点以及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因此本文对于节能型技术的具体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遵循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的原则,提高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效果。
1目前园林建设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园林建设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就技术管理而言,它可以说是园林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内容,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方法。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加强技术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技术设备能力的有效提高,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人才的潜力,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2园林建设施工的细节管理现状。
要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细节管理质量和水平,首先要加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仅要增强施工人员对细节建设的有效意识,而且要做好施工技术培训工作。同时,要明确施工人员的分工。在细节管理方面,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成本的控制、施工进度和工期等方面。此外,要做好资金、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严格管理和控制每一个建设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园林建设的施工质量。
2概述
2.1园林施工原则和特点
2.1.1园林施工原则
园林建设可以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园林建设将各种植物合理搭配,提升城市魅力,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娱乐和休闲场所。因此园林施工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在园林施工中对地理情况以及自然环境等进行勘察,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应用。园林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植物的生长需求,对当地的气候以及温度变化进行分析,根据气候特点进行植物种植,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并且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条件对植被进行合理搭配,保持园林景观的美感。对植被和气候进行综合考量,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性,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四季都可以进行观赏,保持美观。
2.2园林施工特点
2.2.1准备工作复杂
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情况开展,并且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建设之前需要对位置的选择进行慎重考虑,并且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地质等详细勘察,并且园林工程需要大量的植被、材料、设备、人员等,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方案,因此准备工作比较复杂,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2.2.2施工工艺要求高
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具有美观性,同时要具有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中对于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较高。比如城市园林需要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及娱乐的地方,因此必须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既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2.2.3专业需求高
园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在施工中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园林建设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度要求较高,施工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应急处理和反应的能力,对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及时防范,保证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
3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分析
3.1节能型技术的概述
3.1.1主动型节能技术
主动型节能技术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勘察,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比如对于园林建设需要安装景观灯,景观灯可以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并且景观灯的数量以及种类丰富,所需的电能消耗非常大,因此为了节约电能,同时保证园林的美观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采用太阳能技术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到夜间转化成电能,为景观灯提供能源。因此主动型节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对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能源的浪费。
3.1.2被动型节能技术
被动型节能技术是对周围情况进行勘察,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选择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园林建设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统筹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比如可以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处理,用雨水对植被进行灌溉,从而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充分应用现有条件,达到节能效果。
3.2节能型技术的具体应用
3.2.1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园林建设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源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有效减少对电能的消耗,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可以在园林建设中使用相应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方面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工程成本,有利于提高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
3.2.2优化施工方案
园林建设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并且应用的资源数量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对工程实行统筹协调。通过对园林建设的全面分析,可以提高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明确人员的任务和责任,加强施工管理工作。
3.2.3生活污水再利用
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达到可应用的标准,再将生活污水进行再次应用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同时节约水资源。雨水的回收利用也是如此,在进行城市雨水管道设置时应该将雨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雨水的流失。通过绿化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实现节能型园林建设,符合环保的发展理念。
3.2.4利用自然能量,全面节能。
利用太阳能技术,可以保证园林的生态效果。园林工程通常是户外工程,占地面积大。因此,太阳能技术可以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实施阳光规划,将为节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根据太阳辐射量,中国一半以上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特别是在电能方面,不断保护环境,节约发电成本。
4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应用注意事项
园林建设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为了达到节能政策的效果,有必要丰富经营节能技术。因此,园林施工企业的有关管理部门及其相关人员有必要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保证景观建设中使用的节能技术。预防安全事故中应用节能技术。在选择节能型材料时,应选择使用寿命长的材料,这样既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又能在以后的应用过程中达到长期高效的节能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设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节能型施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园林工程中,通过对节能型施工技术的探析,可以利用太阳能、水资源的回收处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等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应用现代化施工工艺,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从而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晨.探讨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370(22):125.
[2]陈晓明.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知识,2017(0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