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水资源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增加了给排水管道的运行负担,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局面。通过将节能技术应用到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当中,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着积极的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
引言
现代化建设中,市政给排水设计为重点规划项目,对城市水资源的使用量与污水排放系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建设中要选择合适的建设技术进行管道建设,为居民日常用水提供保障的同时,减少资源过量消耗,同时构建环保、健康的城市生活环境。
1、市政给排水工程概述
当下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市政给排水工程作为重点项目,其作用意义重大。市政给排水工程主要是以城市数量供给、科学配置及安全保障为主,从项目施工范围及规模方面都要求较高。另外,市政给排水工程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系统布局,在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也极为考究。市政给排水工程多为地下水网布设施工,需要对布网情况与施工现场进行深入了解、系统掌握,才能起到优化项目、节能降耗的实际作用。因此城市长远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技能技术应用十分必要。
2、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2.1设计中缺少节能减排理念
在以往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没有将节能减排的方针落实到设计细节中,致使能源与水源浪费的现象不断发生,增加了建设成本和资金成本。例如,在雨季汛期,一部分城市地区的雨水不能自排,必须建设低排区域。许多城市将自排的低排区域划分到河道中,加大了泵站工作量,耗电量也随之增加。
2.2管道铺设和掩埋深度不合理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缺少详细的规划,导致管道铺设出现问题。施工过程中也没有严格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导致排水管道掩埋深度不合理,排水管道上下游接管无法进行连接,后期对其施工漏洞进行修正,导致发生电能过于浪费的现象。
2.3缺乏合理的规划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需求量以及污水的排放量在增加,这增加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工作压力。部分城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市政给排水工程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了解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在设计和规划中出现了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给城市居民的水资源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合理运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最为普遍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应用太阳能能够有效减少排水工程的资源消耗,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以及太阳光照时间、范围进行合理设计,才能够将太阳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例如,建筑物高度过低,在布置太阳能设备时可以采用分散布置法,并在合理的地点安排相对应的排水管道,每户出水的管道都能保障在总管道井中,在保证其集热板能够有效工作的基础上高效完成排水工作。对于较高的建筑物,可将太阳能布置在同一处进行集中供热,也可以直接运用太阳能供热,之后在水箱内设置相关测量水温的加热设备,控制太阳能源收热系统,保持供热温度的稳定。合理运用太阳能能够有效节约能源的消耗,并起到环保的作用。
3.2构建中水系统
通过构建中水系统,能够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中水系统是指一种可以实现对水资源重复利用的系统,应用中节能效果显著。因此,在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节能设计目标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中水系统的应用,更好地体现节能给排水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具体表现为:(1)结合中水系统的功能特性,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设施,将其应用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实现对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满足非饮用水再利用要求,确保这类工程节能设计状况的良好性;(2)设计人员在完成市政给排水工程节能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中水系统的高效利用,应考虑就近原则要求,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增加这类系统构建中的成本费用,为给排水工程节能设计效果的增强提供专业保障。
3.3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从水体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客观,但是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雨水作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在传统给排水系统设计当中,并没有对雨水进行利用,而是将其与排水系统相关联,直接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此类情况不仅造成了淡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工作负担。通过建立雨水采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雨水采集装置的建设位置,如可以在地势低洼处、道路植被处等,刺激到的雨水经过简单沉淀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用水进行应用,如果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也可以作为生活用水,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3.4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如何对雨水与污水进行分流管控十分关键,也是众多国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急需解决问题之一。污水与雨水的地下管道配置往往缺乏其科学设计、合理规划,极易造成管网交错、互相影响,容易导致两个管网出现相连互通情况,进而产生合流制现象。基于此,对其进行分流制设计突显重要。分流制设计主要是从城市排水循环优化角度出发,在进行分流设计中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出发,对其进行实施开展,在该过程中需要加强管理人员职能,强化专业人员的介入及监督管理。随着当下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其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考量,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弊端进行有效控制,这样才能起到最为有效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在材料选择方面主要以节能材料为主,包括节能材料的高效能、低能耗等,通过低能耗节能材料的选择可以起到一定的优化效果,建议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选择塑料复合材料作为其主要原管材材料,将钢管类型的管材进行规避,这样对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能量消耗起到一定规避作用,实现最终节约的重要目的。同时,通过使用该材质管道实现了流量提速、排量增加、摩擦减小、施工便利等目的。
3.5选择新型的节水设备
采用新型的节水设备进行施工,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的节能效果。管材和阀门是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传统施工过程中多数采用镀锌钢管作为主要管材材料,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这类管材经常会出现漏水渗水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目前的不锈钢管材以及钢塑复合管材等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类问题,这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节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其应用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居民生产生活和环境优化及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给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以便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媛媛.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82.
[2]管佳.论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61.
[3]郭锐,侯艳薇.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给排水技术的应用浅析[J].居舍,2019(21):106.
[4]张洪刚.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3):97-98+101.
[5]梁鹤濮,任永刚.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