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基础上,给排水管道建设也在不断发展,给排水管道安全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要求和技术,并对加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引言: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有必要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采用实用的施工技术,以有效避免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市政工程是了解城市的窗口。由此可见,加强城市给排水管道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1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要求
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此外,在管节与管件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牢固捆绑,减少缓冲以避免冲击,并且应在与内部和外部防腐层的界面处采取防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应对管接头储存和化学建筑管接头采取必要的防变形措施。尤其对于长途运输,管道接头采用铺设材料进行固定。在输送管件和管接头的过程中,应在直管与直管之间设置支架,散装部件应使用带挡板的平台。同时,处理管件和管段时的堆放温度必须低于40℃,远离腐蚀性试剂或溶剂区域,远离热源。吊装化学建材,金属管道和配件时,应使用柔性绳索和专用工具。使用钢丝绳或链条时,避免直接接触管道接头。管道堆放场地必须满足平整,坚固的条件,并且在堆放过程中必须缓冲以避免材料滚动。根据施工设计要求,在安装给排水管之前,管接头和管件应堆放在便于起吊运输的位置。在降低起重机的过程中,其安装位置不得影响沟槽坡度的稳定性。起重机与高压输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输电部门的要求。管道安装应在沟槽地基质量合格后进行。
2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
2.1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前需要考虑工程质量与生产安全,合理、科学地进行开挖,并根据挖深、开槽部分由诸如凹槽底部的宽度,每层的斜坡的坡度,底部和层间距以及宽度之类的因素决定。不仅要注重边坡是否合理、科学,而且要保证施工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确保给排水管道的路基畅通与施工安全。在挖掘过程中,挖掘机挖掘路基渣层和表层破碎沥青面层,必须挖掘一定距离,严格测量槽底高度,不得超过挖槽槽底。超挖部分进行回填和压实,以防止槽底底部积水,严禁使用淤泥、垃圾和腐殖土进行回填。
2.2管道安装
首先,应正确计算管道的铺设长度,在施工前按照规范仔细检查井间管道的铺设长度和井的长度以及管端间的预留间距。其次,安装管道时,要严格控制管道长度,避免管头过长或过短。第三,严格控制管道的斜度和直线度。第四,当安装管道时,边缘线应悬挂在管道的半径处,并且应拉动边缘线以防止边缘线松弛。第五,在调整单元管道的高程和中心线时,必须使用石垫来固定它。在浇注管道前,应使用细粒混凝土填充管道两侧三角形截面和平底。第六,为保证抹带的施工质量,应按一定比例排放水泥浆,计量应准确,混合均匀,以保证砂浆的敏感性和强度。抹带之前擦拭管道的外壁。为确保管道内壁与管接头之间的平整度,管道直径应小于或等于600mm。同时,通过使用麻袋球和其他工具将流入管中的砂浆托平。
2.3恢复工作
管道水压试验合格后,使用人工回填方式来回填沟渠。首先回填井墙与井简周围区域,再回填沟槽。回填之前应清理干净沟槽内的杂物,防止沟槽出现积水,严格要求回填土质,土质的含水量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过低。分层回填基底,并同时回填管道两侧。完工后应使路面恢复施工前的情况,减少周年植被的不良影响。施工结束后,对路面的修复工作无法避免。在沥青混凝土铺砌的2-3h内,通过汽车式沥青喷酒机将沥青倒入,并将粘层油倒在雨水出口或其他构筑物的侧面。其次,进行沥青混凝土碾压工作。每层的碾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初压、复压和终压。施工单位应设置检查、监督岗位对碾压顺序、松铺厚度、碾压次数、碾压温度以及碾压速度,碾压工作完成12h小时后车辆才可通信。
3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强化沟槽开挖工程的施工技术
给排水管道的基础施工是沟渠开挖。挖沟前,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工程图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和建筑标准测量放线量。从实际的土壤条件出发,制定管沟基槽的挖掘方案。在挖沟过程中,必须科学配置施工人员进行清理工作,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挖掘深度。最大挖掘深度不得超过30厘米。水位过高时应及时排水,避免沟槽积水。
3.2确保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排水管道项目的重点是管道的安装。一旦给排水管道安装发生质量问题,施工期延长,施工难度加大。安装技术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科学选择,当灯管道为垂直或水平转弯时,管道接口的单圈应改为双橡胶圈,各管段的借用角度应设为30°。同时调整轴偏移和界面问隙,减少胶圈损坏,接口渗漏的发生。如果给排水施工现场不适合开挖沟渠,则优先选用钢管和混凝土管,以润滑处理管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3.3对下管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下部管道安装应稳定,管道内不应有杂物,应保持干净整洁,管道底部的坡度不得倒置。在起吊、下方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结合人工操作与汽车吊。工作人员在管道中应科学调整管段轴线和标高,确保管线科学连接。
3.4提高支墩过程的施工技术
对支墩过程进行施工管理,需进一步研究施工的相关工艺与技术措施,特别是协调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管理问题。如果混凝土基础强度对支墩质量影响较小时,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敲拆、清除原来的混凝土结构,支墩施工后重新浇筑混凝土。由于地下水位高,人工降水减少了管道涌浪的发生。井点系统及时修复,当水位低于沟槽底部时,应混凝土被重新注入。
3.5完善管道和检查井连接工程施工技术
通过选择直接浇筑和砖砌管道的检查井,可以防止由于管道和检查井之间的连接而引起的异常情况导致的水泄漏。倘若水泥砂浆的运用性能较差,在连接过程中应采用柔性接口与承插管件,利用橡胶圈结合管材、套环内壁,最大限度地减少检查井内壁直接安装管道等的情况。连接工程完成后,检查井的基础妥善处理,避免检查井的渗漏。
4结语
总之,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与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其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水平与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因此,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给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管道进行合理的布置,并在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管,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5参考文献
[1]高旭.浅析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20(03):153.
[2]钱翔.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要点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2):46.
[3]华伟.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缺陷及要点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2):219-220.
[4]王海燕.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技术要点[J].智能城市,2020,6(01):104-105.
[5]黄文明.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