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普及到教学领域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其常常以短视频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想要灵活的运用微课对传统教学进行形式创新,首先要对微课的形式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看到微课在课前、课中、课后等数学教学阶段的具体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价值
微课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弥补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为了在实际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能充分的发挥出微课的积极意义,教师应该始终以终身学习意识积极地接触微课,了解微课并学习微课的使用手法,灵活的将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个阶段中去,让微课赋予小学数学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强大的辅助工具。
一、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环节在教学中是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接触的第一扇窗,趣味性与知识性并存的课前导入设计往往更能激发出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驱使学生以更集中的精神状态与学习态度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前导入设计中灵活的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微课,通过微课对教学内容高度概括的形式与生动的声画表现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灵活的利用微课视频对课前导入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使课前导入环节的教学效益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与发展。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一课教学中,在授课之前笔者首先为学生播放了课前制作好的微课视频。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了各个面值的人民币的确切样子,并且通过生活视频画面为学生展示了种种人民币的实际使用场景,并且在最后延伸出了其他国家的不同货币样式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科普。在微课视频与声音结合的生动表现形式下,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在微课视频画面中,对人民币的定义、使用意义等产生了初步的认知,并且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被有趣的微课视频充分的激发了出来,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更加投入到教师的授课中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中辅助,具象抽象数学理论
微课是以短视频形式呈现在课堂之中的,其在课堂中的运用能够以生动的视频内容通过声画结合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地表现在小学学生的面前,辅助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
在传统的学习中可以看到,由于小学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正处于培养与发展的阶段,还呈现出并不完善的状态,因此学生对于部分教师利用语言所表达或是书本文字所呈现的教学内容并不敏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常常难以有效地理解与感悟。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对微课的运用,发挥出微课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产生具象化的感受,深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
例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课堂中,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班级中的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了一段特殊的教学素材。在课前笔者通过搜集与公顷和平方千米面积相关的视频内容并进行了简单的剪辑与后期制作,为视频中的内容加上了确切的面积数值以及加上了具有概括性的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理论知识介绍,以此制作成了微课教学素材并运用到了课堂之中。通过微课中实际画面与面积内容和面积数值相结合的形式,更加具体地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对原本较为抽象的公顷与平方千米的概念有了更加具体且直观的理解,辅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课后辅导,提高课后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任务引导学生的课后学习是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大部分同学在进行课后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学习问题的产生,由于是课外时间,学生难以及时的向教师寻求帮助,因此导致学生课后学习的时效性难以保障。为此,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微课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辅导,通过高度概括的视频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整合,以此使学生在课下可以随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寻找课后学习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分数除法》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信息技术交流软件在课后向班级群组中发布了一份微课视频,对本课的重难点计算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及例题的示范解题步骤辅助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在微课视频的辅助下,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在发现问题时得到答案,保证学生在自主课后学习阶段中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课后微课的形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巩固,帮助学生及时的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首先教师应对微课在教学中的意义做好分析工作,结合微课的形式与特点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此最大化地发挥出微课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春堂.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
{2}薛立柱.微课堂,大精彩——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