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8期   作者:戴秋祥
[导读] 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合理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为施工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目前,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合理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为施工质量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目前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还面临许多的施工困难,需要相关人员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和难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解决对策
1  工程案例
        本工程将建设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办公楼,地下两层,地上四层。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区域为整个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剪力墙区域,工程基础底板采用桩筏基础底板类型,底板厚度为1500mm。整个基础底板分为两块高低跨区域,高跨区为2轴以西、1/F轴以北“L”型区域,低跨区为2~4轴交A~1/F轴区域内,底板整体一同浇筑,不设置后浇带。地下室的外壁与中壁的厚度为1000mm;C35强度等级的基础地板的混凝土,P8抗渗等级的混凝土,一级的防水等级;C35强度等级的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P8,一级的防水等级。如下图1为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捣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1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捣平面布置示意图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控制原材料质量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效果,需要对材料质量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确保所有使用的施工材料符合相关要求,并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合理的控制[1]。在施工之前,需要由专门的人员搅拌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搅拌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在进行柱形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合理调整水泥使用量。另外,在使用外加剂时,需要科学进行配比,为混凝土强度提升提供保障。现场对混凝土温度的监控从一开始浇筑就要进行,然后达到温度稳定。监测过程不可间断,监测频率应根据混凝土温度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进行调整。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应控制在25℃以内。在控制混凝土温度时需要以混凝土实际使用情况为依据,合理进行浇水,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在通风比较良好的位置放置调配好的混凝土,如此就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

        图2  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捣测温平面布置示意图

        2.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如果想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符合,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水泥、外加剂等材料使用量的正确性,材料的性能与强度必须与要求相统一,配置顺序必须固定[2]。具体来说,在控制水泥、水等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水化热问题进行规避,使裂缝问题发生几率可以逐渐降低。对水泥用量试验更加重视,明确最佳配合比。除此之外,还需要全面测试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这样就能够明确最合理的配合比,避免混凝土性能发挥受到影响,在明确配合比的基础上,确定水泥的实际用量。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3.1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浇筑非常关键,但是在对现有的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还面临许多的困难,无法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质量与相关要求相统一,导致其存在诸多的质量隐患[3]。监理人员对质检工作不够重视,难以保证质量检查工作落实到实处,对工程整体质量提升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在浇筑混凝土时现有施工队伍不具备先进的技术水平,对浇筑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浪费了较多的施工材料,如下图3为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浇筑方案:
       
        图3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浇筑方案
        3.2混凝土养护
        对于本工程来说,混凝土养护非常关键,合理的养护可以全面提升工程稳定性,但是如果施工企业不够重视混凝土养护工作,无法从专业角度处理施工细节,养护措施无法对应混凝土应力,导致养护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关注,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技术难点,以促进施工技术的提升,更好地完成工程施工。
4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对策
        4.1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4.1.1对混凝土施工程序进行控制
        为了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需要以预先设置好施工程序,并严格按照该施工程序开展规范性的施工。除了做好准备工作和技术交底以外,还需要客观评定混凝土养护质量,并对相关最了进行整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可赖于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4.1.2做好混凝土浇筑准备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全面研究施工技术资料,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核心。应用质量良好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准备好钢筋和模板,紧密衔接不同的施工内容。[4]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准备期间需要更加重视书面交底,对施工操作进行规范,避免操作不合理问题的出现,并事先准备好技术补救措施。
        4.1.3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程序
        针对于混凝土浇筑来说,需要结合本工程具体施工实际制定完善的浇筑计划,以为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浇筑提供准确的依据。在正式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的各项尺寸数据进行仔细的计算,并做好记录,保证浇筑程序的规范性。浇筑需要从高处开始,结合和建筑结构合理分层浇筑,并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浇筑流程,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全面提高浇筑效果,如图4所示为本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效果图:
       
        图4  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效果图
        4.2防治混凝土技术质量通病
        在混凝土技术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构性裂缝、钢筋位置发生变化等问题,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将会对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提升产生制约。因此,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设计图纸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等级有明确的了解,科学设计图纸。仔细研究实验人员提供的混凝土强度结果,全面总计和分析问题,并做好反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需要对养护材料和设备的具体使用量在施工方案中体现。由专门的人员养护屋面等特殊部位,并定期浇水养护,做好覆盖,准确把握养护的时间。针对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需要加强养护,并做好钢筋绑扎,封闭处理比较大的裂缝。[5]
5  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施工时还存在许多的施工技术难点有待解决,其中混凝土浇筑、养护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点,已经成为施工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施工要点,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技术难点,加强养护、合理浇筑等,才能保证本工程在规定的时间顺利完工,全面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玉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144-145.
[2]陈健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1(09):180-181.
[3]丁涛.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2):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