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及植物养护新技术探讨 沈建华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沈建华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是一项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绿化形象,使得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
        身份证号码:33900519911217XXXX
        摘要:园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是一项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绿化形象,使得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以园林植被的栽种和养护为主的园林工程项目是提升园林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园林工程对城市影响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植被的养护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养护技术,以期体现园林工程建设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新技术
        1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未受到有效重视
        当前,绿化植物管理单位只注重美观、和谐和科学的园林绿化设计,忽视了绿化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其主要原因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缩减成本投入,不重视养护管理。不同植物由于其生长特性不同,对养护管理的要求也不同,管理单位虽然投入了一定的养护资源,但是往往缺乏科学规划和针对性,养护管理水平较低。
        1.2养护管理缺乏专业化的团队
        园林养护人员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其园林养护工作仅限于对花花草草的修剪,不能兼顾美观性、艺术性、环保性和和谐性等多个方面。园林工程前期投入较多,为了取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效应,必须持续性地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如果没有专业化的养护管理团队,必然会影响到园林的正常生长。
        1.3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
        当前,无论是养护管理顶层规划还是基层落实,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指导。我国现代化园林养护管理起步较晚,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内,园林养护过于传统、过于简单。分散的、片面化的实践经验无法整体、系统地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科学的、正确的园林养护管理理念未能有效形成,对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2园林植物养护新技术
        园林工程的施工和植被的养护是一项时效较长、资金需求量大的工程,做好园林植物配置和园林植物养护,是保证园林工程和植物养护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2.1针对不同园林植物特征进行个性化空间配置
        在实际园林工程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还不够灵活,大多数园林植物的空间表现和配置都相似,难以突出城市特征和园林主题,没有起到更加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因此,要加强在实际园林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在营造植物景观效果过程,要基于植物之间的连接性和融合性,结合当地园林工程实际特点、环境及规划等进行设计。同时为了体现不同形式的园林主题,还可以利用花卉类植物、假山等设施进行园林植物创新,使观赏者更好地置身于园林工程,体验大自然的平静和祥和。将花卉类植物融入到园林绿叶植物中,可以有效增强园林工程的明亮感和空间层次感,将中国传统特色、古典氛围发挥得淋漓尽致。
        2.2发展适合园林植物养护的创新性技术
        园林植被养护新技术可以从其灌溉技术着手,主要可以通过4种灌溉技术进行说明。一是微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实施于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本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以满足其水分需求。微灌溉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利用较小的滴头或喷头将植物需要的水分进行均匀且充分施灌,让花卉以及乔灌木等植物能够充分吸收水分,有效节省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水资源在园林植物中的使用效率。同时由于微灌溉技术每次施灌的水分都较少,还能有效提升肥料在植物中的使用率。二是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发展使得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越来越向全自动化方向靠近。

全自动化灌溉技术利用施灌机器通过事先设定好的流程进行灌溉的启动或是关闭,在满足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水分需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率,提高了园林植物灌溉的工作效率。三是液压喷播新技术是针对园林植物的播种而提出的,是将植物种子和所需养料按照比例调配好,再通过机器实施压力喷播到所要种植的坡面区域,较快的播种速度和简单的播种手段使其成为许多园林进行植物播种的主要手段,在提升园林工程的实际效率同时,充分保证了园林绿化面积的分布均匀。四是园林工程进行植物的栽种和养护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使得一些可再生资源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通过发展雨水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雨水收集网将室外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存储,再经过有效的有害物质或是杂质的过滤之后进入到园林植物的灌溉系统中,当作一些容易干旱地区园林植物的应急资源。
        3园林养护的关键点
        3.1增加土壤与肥料,减少水土损失
        植物的健康生长是离不开对营养和环境的需求,地域的肥料和土壤的质量也直接关系着其成活率。因此,如果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的时候,发觉土壤的肥料不足,就需要对此进行及时的补充,但是应该结合不同植物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特别是对于一些对肥料有着较高要求的植物,需要确保其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从而避免因为施肥的不规范导致植物的死亡。
        3.2调整植物群落
        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人们营造优美的生存环境,其植物的美观性就是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种植的顺序与群落。另外,还要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性进行充分考量,这就需要考虑到其覆盖性,其绿化效率的提高是需要合理搭配植物的种植。还要对所种植的植物的观赏效果进行分析,考虑对城市整体形象的影响。
        3.3促使养护贯穿整个过程
        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进行阶段,为了将其绿化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不仅需要保证其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还应该满足绿化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在树木移植的时候,采用专业的材料进行密封,以此来减少水分的损失,并且为了减少根系的损失,还要对树冠进行修剪。与此同时,在种植后的生长阶段,如果受到阳光照射的强度较大,应该做好遮荫防护措施,结合不同的光照强度选择合适的遮荫网,并且要做好喷水工作,从而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效果达到预期。
        4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的发展趋势
        我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方面,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并且在很多问题的处置上,都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投入较多的努力。第一,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的体系,要加强不同园林的相互联系和共同作用,促使城市的园林建设,能够在范围上更好的提升,加强生态的净化效果,对各类污染现象妥善的解决。第二,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的执行,还要对各类特色植物,以及容易成活的植物进行大量的应用,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对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的基础任务,进行良好的完成,而且在系列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上,从更高的指标来出发。
        结束语:
        现如今的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能够从正确的路线来完成,很多地方的工作进步,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日后,要继续对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的革新力度更好的提升,坚持在技术和设施的匹配性方面,做出更好的提升,充分观察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的具体效果,以及不同区域的工作走向,从而在各项内容的实施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也.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9,(6):187.
        [2]纪会中.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6):188-189.
        [3]孙克田.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38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