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调度指挥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越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李越
[导读] 摘要:铁路调度系统是铁路运输的指挥中枢,而列车调度系统又是调度指挥的核心,本文主要分析了列车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内蒙古伊泰呼准铁路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铁路调度系统是铁路运输的指挥中枢,而列车调度系统又是调度指挥的核心,本文主要分析了列车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列车调度指挥;问题;对策
        我国铁路运输过程中,现行的调度指挥的制度属于分级的管理制度,铁路总公司是管理的主体,同时还设立了许多个不同的分级管理的部门对各自管辖区域内的铁路进行调度与指挥。这种调度指挥的模式能够加强各铁路之间的运输能力,维护整个铁路的运输质量与安全。
        一、行车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分析
        1.发布调度命令存在的问题。调度命令发布上存在的问题是调度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也是调度安全最需要强化的薄弱环节。日常工作中。简化作业现象较多,情况了解不清.发布命令不严肃认真.不严格遵守规章.内容不确切,违章发令、错发、漏发命令现象较为普遍。
        2.调度命令发布不规范。行车调度命令的内容、发布、执行都是极其严肃的,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要求。内容上不得违章,发布中要确认准确无误,执行上令行禁止。严格落实。如果行车调度命令的发布不严肃、不规范,随意性大,极易造成漏发、错发或漏交、错交调度命令。因此.行车调度命令用语必须准确,格式和词语必须规范,便于不同受令者能明确命令内容并准确执行。
        3.行车调度命令发布不到位。应发给司机、车长、车站值班员或相关单位及人员,但未在命令中注明或注明不全。造成调度命令的漏发、错发,成为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行车调度命令内容不准确。常见的问题有:未使用规范用语、违反一事一令的原则、下达的施工命令与具体施工登记的内容有出入。以及调度命令在实际作业中执行内容不明确等。
        二、确保调度安全的对策及建议
        1.以行车台为核心,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以行车台为核心,加强对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建立及完善安全自控、互控与他控体系。跨调度台的工作,相邻两调度台之间加强联系,互相检查监督,互相卡控,堵塞漏洞。计划员要对所管辖行车台的调度命令、阶段计划、行车组织、施工组织等关键作业环节进行卡控,按时上台巡视,及时发现情况解决问题,一旦行车台有错漏时,及时弥补防止。现场受令人员接收命令后。要检查确认,发现命令与实际情况不符时,立即报告调度员处理。
        2.充实一线安全力量。加强班组安全力量,一线各班组应增设一名安全员(或由一位值班主任兼任),专职负责班组安全,协同有关计划员对行车台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理、超限运输组织、调度命令发布等关键环节进行帮台把关。遇紧急情况,值班主任必须上台进行全程指导、盯控、协调,对调度命令和应急指挥进行把关。保证行车安全。
        3.控制安全关键环节,规范调度命令。根据事故案例及经验教训,查找分析调度命令发布环节存在的问题,落实关键环节按卡控措施,对施工组织、接触网停送电、超限运输组织、动车组临时限速、汛期雨季限速慢行及封锁开通区间、故障及事故的应急处理等安全关键环节及调度命令发布进行卡拉把关。
        4.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业务部门定期开展应急行车指挥专题培训,分析探讨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激发调度员学习讨论规章的积极性,组织应急指挥和事故救援模拟演练,提高行调的应急处理能力。针对信故、网故、断轨、红光带、机故救援、汛期限速慢行等情况,进一步细化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安全组织方法,将非正常情况行车规章、卡控措施、处理方法汇编成册发给行调,提高调度员应急处理能力。

使调度员能对现场进行全时空全天候的三维管理,无论在什么时间、地点、方位,对现场的作业点都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5.采用先进的调度指挥管理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铁路运输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重新构筑统一的调度系统管理中心、提高调度科技保安垒的能力、在调度管理系统中广泛运用CTC等先进的科学指挥系统等方面都是提高调度指挥安全的有力措施。CTC等先进的科学指挥系统在调度管理系统中运用实现了列车运行的实时监控、追踪和列车的正晚点、运行状况的显示和分析;通过对列车运行信息的实时反馈,自动生成工作计划,实现调度命令的自动下达和运行图的自动描绘;提供数据、语言和图像等综合业务,实现多种调度通信功能,减轻了调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调度人员告别了一张纸、一支笔、一块橡皮现象。为铁路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三、铁路调度指挥模式的创新
        1.经济考核指标调度指挥模式。就目前我国的铁路调度指挥的机构所制定的相关经济考核的指标,相关铁路局对铁路运输货物的情况以及铁路运输的情况、列车的正晚点的情况等进行具体的统计与分析,进而依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列车的车流进行调控,由此来有效的提升与保障铁路运输的秩序,有效的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部门在运输调度指挥中不仅需要加强对铁路运输量以及运输效率的有效保障之外,还需要加强相关铁路运输的收益及服务的质量。对此,相关的铁路运输部门就需要在现有的技术之上进行有效的改进与加强,融入一定程度的经济考核的指标。例如单车公里收益、单列公里收益等经济标准。由此来更好的保障我国铁路运输业调度指挥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提升铁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
        2.铁路局之间经济协议的调度指挥模式。在我国铁路运输中所实施的传统的调度指挥中,铁路总公司需要对下设的各个铁路局之间的运力资源进行相关的协调与整理。此外,还需要顾全我国这大的铁路运输的发展局势,考虑相关的经济成本与效益。对此,就需要铁路总公司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对整个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协调。对此,有关部门制定并开展的铁路局之间进行经济协议的这一新型的铁路调度指挥模式,使得铁路总公司的责任与任务得到了相应的减少,各个铁路局之间经过相互讨论与协商,建立起经济奖惩及补偿等制度,来对整个铁路运输进行一定的控制,对相关的空车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在这种模式中,铁路总公司只需要对运输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资的空车数量进行控制,剩下的空车则就可以通过各个铁路局之间进行协商与协议的模式来进行自由的调配。同时,在有固定排空指标时,排空局没有按时按成相关的任务量与标准时,则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以此来弥补相关的损失。
        3.强化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模式。在铁路运输调度中开展实施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模式就是对我国铁路运输中的空车资源、货运的计划以及列车运行的计划等进行集中的统一与调配。进而在铁路总公司收入最大化的情况之下对整个铁路局之间的经济协议进行最大化的调库与指挥,进而激发各铁路局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模式的开展,需要总公司对下设的各个铁路局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同时对个别地区进行经济以及资源的扶持。通过应用这一调度指挥的模式,能够有效的推进铁路发展的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铁路上的全部列车进行实时的监控,对相关的空车进行及时的调配,加快资源的调整与合理分配,提升我国铁路调度指挥的运行效果与效率。
        总之,调度指挥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安全关键环节进行卡控,消灭事故隐患;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保障体系;重视安全理论教育和培训,提高调度员业务素质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培养遵章守纪的工作作风,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素质担负起安全畅通的神圣使命,确保调度安全有序可控和长期稳定。
        参考文献
        [1]李腾.现代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体系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32).
        [2]赵斌.借鉴美国铁路之所长推进中国铁路改革发展[J].铁道经济研究,20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