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水利局 安徽淮南 232100
摘要: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给农村地区带来了诸多便利,创造了良好的效益。然而,就现阶段水利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说各种现代化手段应有尽有,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受到了多方制约,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这样一来也是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运作,使其无法发挥出最大作用。因此,本文将针对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改进措施予以阐述。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工程管理问题
引言:
农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水利工程建设则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除却对农业的影响之外,无论是人类的生存,还是生态环境的建设,都离不开水利工程,正是因为水利工程应用建设存在多面性,导致了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在人们的面前,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传统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影响,导致其无法满足当今时代水利工程发展的需求。
1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投入不够且工程质量偏低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多数资金都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这就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后期以及运行管理过程中,受到投入资金不足的负面影响,无法对工程项目存在的缺陷进行及时维护与检修,甚至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省资金,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材料上,往往选择性价比较低的劣质材料,使得水利工程的某些功能丧失,甚至缩短了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
1.2高技术人才匮乏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的上一级主管单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得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缺失责任心,对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埋下了重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同时,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等基础性保障设施的建设力度,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数量不断增加,这就导致原有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无法满足实际建设需求。一些对口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往届毕业生难以适应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环境,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1.3同期项目冲突且规划缺乏远见
农村水利工程以小型项目居多,单体工程建设周期短,分布区域广,投资相对较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极易和同期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发生冲突,比如道路交通工程、林业种植工程、电力安装工程以及各种管线布设工程,由于这些项目的施工工期较长,工程投资大,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以这些项目为主导项目,导致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延后。有的水利工程常常处于建设中期或者建设初期,就被责令暂停,而进行第二次建造时,则增加了资金投入,不仅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也使农业生产以及防洪抗旱形势严峻,甚至给广大农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主要是由于在项目规划初期,未能全面考虑同期施工建设的项目类型,或者上下协调机制不健全。
2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改进措施
2.1控制水利工程材料施工流程
①采购人员要具备高超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能够查找出真实有效的供货厂家信息。②采购人员要综合对比各项建材购入情况。例如,甲乙两地公司售卖同种型号的建材,甲地相距工程目的地较远,乙地距离较近,为了建材的安全性考虑,采购人员要选择乙地建材,不仅可以避免运输环节建材的损伤性,还能为公司节约一笔经济支出。③采购人员要具备优秀的质量查验能力。采购人员在购入建材之时,要对其质量进行检验,在质量标准符合施工要求前提下,再与建材公司签订购入合同。当建材到达水利地点后,工作人员要对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出厂以及运输过程中建材质量的完好性。
2.2推行河长制并出台新举措
河长制主要是由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管理该地区的水利工程项目,对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而言,落实河长制的重要前提条件是由各级水务管理部门为主导机构,建立和完善河长制的立法体系,确保责任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一致[1]。尤其是乡镇级的水利主管单位,应当加快河长制的立法速度,并对法规条文进行严格审查,反复商讨,以符合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了顺利推行河长制,各地区可以选取个别乡镇作为法律、法规的推行试点,并将河长制的运行成果公布于众,进而发挥积极正向的带头表率作用,为各个乡镇的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2.3重视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协调
一般来说,在水利工程具体施工之前,相关的人员就必须要提前深入到施工现场,提前去了解和勘察该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因为,地质条件是会对后期的施工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某些地区,还会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地下溶洞或者是地下水体活动的现象[2]。这些,都会对水流的控制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而且,如果没有提前深入了解,那么后期还有可能因为防范不到位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还必须要提前做好勘察工作,了解地下环境和地下水的流动情况,确保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避免因施工而破坏当地水文环境。
2.4做好资金预算,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部分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间早,加之缺少维护资金,导致功能缺陷始终无法妥善处理,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对于一些新建的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后续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项目建设完全处于停工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当地的各级水利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权衡利弊,认真分析当前形势,结合当地的财政收入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计划,保证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对于水利工程资金,应当建立一个高效的专款专用管理机构,并指派专业人员对资金的使用流程进行有效监督,对任何贪污腐败行为,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3]。农村水利工程事关国计民生,资金管理人员应当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以及风险意识,并及时对每项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备案,以防止挪用水利工程专款现象的发生。
2.5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引进培养专业人才
各级地方的水利主管部门针对现有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应当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培训体系,并将水利工程的专业技术知识、个人职业素养、管理维护知识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针对性培训,以提升各级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管理水平,以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后续的正常运营[4]。此外,当地的水利主管部门应当与对口高校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往来关系,并为优秀的专业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提供岗位实习机会,以吸纳更多的有识之士,为农村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互联网的第三方招聘平台,向社会广纳贤才、良才,以充实水利工程的人才队伍。
结束语: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以及改善民生方面所体现的正向价值越加明显,因此,各级地方的水利主管部门应当突破传统管理瓶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发展目标,站在全新的高度看待问题,在保障农村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营的同时,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参考文献:
[1]权吉华.探究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居舍,2019(33):120+152.
[2]李涵.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与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39(11):46-48.
[3]陈杰,孙婷婷.新形势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123.
[4]赵卫群.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