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5期   作者: 刘婷婷
[导读] 随着现阶段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素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素。为了提高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设备完善现场作业管理平台,从而实现现场作业的管理模式逐渐向程序化、规范化方向转变。通过不断改善现场作业的方式,在保证了现场作业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现场作业的检查效率。本文通过对现场作业安全管理进行概述,阐述了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安全管理

         1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概述
         现场作业安全管理通常是指针对作业现场各种类型的生产要素,作为执行主体的作业人员需要基于科学化的作业方式、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建立作业人员相关组织,以实现对作业环境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事前防治机制,通过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式,寻找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且能够在技术以及组织方面完成对风险因素的抑制或者消除,从而保证作业现场的安全性。
        
         2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
         当前阶段,为满足社会的交通运输工作,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作。我国的铁路工务系统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涉及到了铁路工务系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铁路工务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问题,同时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则是问题负责人的寻找。即在发生问题时,铁路工务系统已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寻找到直接的责任人。但是,铁路工务系统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只顾眼前的问题,而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导致问题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影响;作业现场的硬件设施不全,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过于简化;存在部分管理人员没有依照作业计划,而是随意的改变作业计划的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2.1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台建设
         为加强现场作业管理,实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确保对现场作业盯控的全覆盖,开展标准化作业管理台建设.打造过硬的管理队伍。为能够更好地盯控和指挥现场,科室内部定期开展集中学习、互相交流活动,通过讲规章、讲案例、讲问题全面覆盖所需掌挥知识,从专业上进一步优化监管人员的知识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的履职能力。实行监管人员轮班制度。通过轮班制度确保24h全天候监控,实现对现场作业监管的全覆盖,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定期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制止、及时整改”的措施。由表及里剖析诊断问题背后的管理原因,研究解决问题,追踪复查整改结果,定期下发闭环管理通报.对不落实整改的班组进行曝光并纳入考核。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定期对监管系统进行维护,对存在故障的设备及时进行登记、处理,确保设备状态完好。
         2.2提高作业人员控制程度
         当作业人员进入到作业现场之后,作业人员的相关负责人需要将全部的作业人员以及相关作业设备通过定位手机等高科技设备进行拍照,并且将拍得的照片上传到现场作业指挥中心,并由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确定现场作业的人数以及施工设备的类型。作业人员在进入护网施工之前,需要作业人员的管理人员与指挥中心的工程师进行作业内容的确认,而后才能开始具体的作业。通过这种作业方式,能够降低由于在作业过程中防护出现缺失或者作业内容不相符等安全问题的发生频率。
         2.3实现现场作业的可视化
         通过视频设备实现现场作业可视化。为规范现场施工作业组织,落实各项施工安全卡控措施,提高施工作业效率,组织人员较多的多班组施工及维修作业时,在现场架设便携式视频监控终端,将现场作业情况实时传送到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督促现场认真落实安全卡控措施,执行标准化施工作业流程,提高作业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如通过单兵视频监控系统的使用,对现场检验、作业全过程进行监控,重点监控人员进入护网、作业前上道、作业中避车、作业后下道等确保人身安全的关键环节,有效杜绝违法上道、简化防护体系、设备检查制度不落实等问题的发牛。通过定位手机等设备炙现人员下道确认可视化。驻站联络员到达车站后向指挥中心报道登记,指挥中心通过安全风险监控系统,随时掌握驻站联络员所在的准确位置;天窗结束后,作业人员、机具全部按规定拍照上传三指挥中心,撤离线路后销记,同时上报主要工作量。指中心根据作业计划,督促驻站联络员在天窗点前40min至车站登记申请临时天窗;天窗结束后.督促作业人员撤线路。指挥中心通过照片核对上道人员和机具,未上传片或人员、机具与计划不相符时,严禁上道作业。
         2.4加强现场作业规范化和程序化管理
         为了能够清楚掌握和管理现场作业信息,指挥中心专业工程师可通过“现场作业实时盯控表准确掌握作业车间班组的作业项目、上下道报到时间、单兵视频终端监控动态和上下道照片上传情况等具体信息,不仅能够更好指挥和盯控作业现场,同时有助于将各类信息归类管理。针对单轨小车、平板小车事故时有发生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天窗点外使用小车造成,为了严格管理小车的使用,要求所有单轨小车或平板小车必须在天窗点内使用,同时,在使用前必须由专业工程师仔细核对天窗作业计划派工单、作业项目等,严格执行专人负责制度,对符合小车使用要求的作业,方可向负责人下达命令号。
        
         3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的成果
         3.1加强现场作业的监控力度
         基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的融入到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当中,极大地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工作内容的检查以及监控力度,有效的扩大了现场作业人员的监控面积,做到了对作业人员现场施工的实时监控以及管理。控制中心只要通过电脑,就能够直观的观察到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极大地扩展了作业现场工作内容的管理控制方式,有助于控制中心提前发展作业现场中的不安全因素,实现对安全问题的预判以及对工作人员的预警,最终做到对安全问题的预先控制。
         3.2实现现场作业的标准执行
         基于先进的监控手段,能够帮助控制中心更加直观化的实现对作业现场的监控以及管理,有助于提高控制中心对于现场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确定此次作业的强度以及力度,促使作业人员能够依照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完成现场作业工作。控制中心对现场作业的无间隔监控,有效的降低了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耍小聪明的行为,减少了作业人员在工作阶段违章违纪的现象。通过控制中心长期对作业现场的监控管理,能够帮助作业人员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保证作业阶段的标准化,提高了现场作业阶段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对于保证我国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则直接对作业人员的个人人身安全负责。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的全面以及作业的规范化,需要建立现场作业管理平台,并且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对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基于此种方式,能够帮助控制中心加强对于作业现场的监督以及管理,保证现场作业能够安全、规范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强.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探讨[J].铁路技术创新,2017(02)
         [2]孙恺,黄雷青.关于工务现场作业管控的安全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8)
         [3]胡波.工务现场作业管控的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1):30-31.
         [4]程学庆,李月,王睿,等.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15(5):2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