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诚泰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直接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市政给排水设施,它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能否正常运转、人民生活秩序能否正常维持,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规范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体制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1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常见问题
1.1施工企业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和控制力不足。施工单位按照相关的规定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负主要责任,是施工管理工作的主体。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比较常见的企业自身问题有中标企业的资金储备和技术水平比较低且不能够承担工程建设的施工任务、企业的资质能力比较差、企业的整体规模比较小,此外不同的施工单位之间为了利益会出现一些不法行为,例如转包和“分包代管”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往往就会因为一些施工单位的唯利是图,为了经济利益而把施工工期大幅度压缩,这样就会加大市政给排水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的难度,进而就会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1.2监理公司的工程监理不到位、不严格建设单位一般会委托监理公司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会利用市政给排水工程是政府部门组织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而不配合监理工作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或者监理公司的监理人员技术水平低下、道德素质低下也会导致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不严格,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1.3对给排水工程有效施工管理和控制意识的淡薄。市政给排水工程与其它工程项目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建设单位一般都是国家或者当地政府,工程资金基本都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就会导致施工单位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控制主要集中在赶进度上面,从而忽略了质量的要求,不能进行有效地施工管理工作。其次,有些单位因为施工的管控不严格、违背职业道德,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偷工减料以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再次,建设单位相关部门重叠厉害,责任分配不明确,其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性和严谨性,对工程的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
2强化施工过程管理
2.1施工准备阶段
2.1.1编制施工计划。首先安排给排水工程开工,为施工现场的防洪、排涝发挥作用,为主体工程施工创造条件。根据工程总体安排,在编制给排水工程详细施工计划时,要注意每条给水管线应在其服务的工号或装配试车之前完工;凡是与混凝土水池相连接的各类管道,必须等待混凝土水池试水沉降合格后,再相互连接密封。
2.1.2划分施工任务。明确划分各施工区域界线,并以招投标方式确定各区域的施工单位。工程招投标书中对各区域内地下、地上工程由同一个单位施工,以利于地下与地上工程相互衔接性和提高施工场地利用率。
2.1.3会审施工图纸。施工前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审核施工图纸,要特别注意:地下管线较多时要防止管线相撞和管线两者之间的间距不够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保证排水管线具有足够的坡度。
2.1.4编制质量计划。
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部门依据国家、行业有关规范和设计文件,结合本行业与本单位以往给排水工程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编制给排水工程质量计划,确定施工期间的检验程序;质量控制点及控制点等级;质量检验方式与方法;质量检验记录与质量检验报告的填写、传递、存档方法;质量事故处理制度。
2.1.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组织各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勘察施工现场,依据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总承包单位编制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各施工单位应有完善的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并符合给排水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相应的条文。
2.2施工阶段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原因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预防与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2.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
2.2.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
2.2.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桩样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度。
2.3试验与验收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工程施工的总承包单位应该积极邀请相关建设单位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工作。对于所使用的材料,必须依据相关的材料规范标准进行严格验收,对于排水管道要从管道的上游到下游进行分阶段的闭水试验,检查是否有漏水、阻水、喷水的现象,根据浸泡时间相关的质量标准验收给排水工程是否符合要求,而在验收工作结束之后,要做好管道填埋、
3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强化质量意识
在给排水工程立项后,要严密计划,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前,首先对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等进行会审、检查核对。检查其是否符合现场和施工的实际条件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避免施工中出现各种管道之同、管道与电缆、桥梁,管线与粱柱冲突等现象。对需要预留、预埋的内容,应在专业图纸上进行查漏补缺,纠正错误,明确施工要求等等。另外要认真检查工程所用的混凝土管、水泥、沙石等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尤其是混凝土管和水泥,需要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抽检。
3.2加强现场管理,重视各环节控制
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事故的因素大多潜存于施工环节的疏漏、质量保证体系的不健全,措施的不落实之中。因此,对施工准备期的一切与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必须进行严密、有效的监控,力求把导致质量事故的潜在因素消除在施工准备期,是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另外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进行跟踪巡视检查,并邀请施工单位的质检员、监理单位的监理工程师一同参与,发现问题立即指出,立即整改,避免了在工序结束验收时发现不合格时再进行返工。
3.3做好协调工作,落实质量责任制制度
给排水管线施工涉及单位比较多,在以往的施工管理中,由于管线单位各自为政,它只接受管主管单位的管理,没有统一纳入管理工作中。所以在管线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随时监督管线单位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严格按照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在进度上督促施工单位,如果有拖延,则要求立即采取相应的赶工措施,同时将情况向管线主管单位通报,乃至采取其它经济、合同等方面的措施来督促施工单位的执行。另外要想提高工程质量也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上。要求给排水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专门的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对其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城市建设运行的基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排水管道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施工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错误,那么就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有利于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并对他们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最终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细节工作,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穗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
[2]张晓东.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J].管理科学,2010.
[3]王启麟.基于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对策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9.
[4] 王柏山.关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5(19):99+102.
[5] 陈伟,李绍刚.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的研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