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长寿供电分公司 重庆 401220)
摘要: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能够使我国的供电体系得到改善,实现自动化的管控,使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运行,提升了供电水平。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内容,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处理方式,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及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供完善的条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
引言
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下,变电站也逐渐转变为了智能变电站,其中继电保护是变电站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能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良好的保障,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智能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在软硬件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运行需求,应借助自动化措施来进行设计和建设,使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具有更完善的条件,发挥出继电保护的有效作用。
1 智能变电站概述
1.1 智能变电站涵义
智能变电站是以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测定、采集以及控制集成的一种运用模式,能够为电网的自动化管控带来帮助。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数据的数字化采集以及信息集成化应用,在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能够借助电子互感器实现对电压、电流等信号的收集,并且进行信号传输,使变电站的运行具有自动化特点。智能变电站在架构体系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采用的不是常规站间隔以及主控设备的方式,具体的逻辑架构为三层两网的形式,包括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以及过程层网络、站控层网络。
图1 智能变电站架构体系
1.2 智能变电站的优势
首先,智能变电站能够达到环保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为光纤电缆,还会采用具有集成度高以及耗能低特点的电子器件。使用电子互感器来取代充油式互感器能够减少投入成本,使能耗减少,因此具有环保的作用。其次,智能变电站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特点,通过对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后,将信息进行内部共享,使信息和网内更加复杂系统之间形成互动,为电网的运行带来了有利条件。最后,智能变电站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在供电过程中,用户对其要求是具有可靠性,而智能变电站能够使电网运行实现高质量水平,同时能够开展有效的管理,对故障进行检测,避免产生故障问题,因此能够使变电站的运行处于正常的状态。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概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是以IEC61850协议为基础展开的,与传统的融合间隔层及站控层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包括交换机、网络接口、电子互感器等元件。智能变电站能够使收集到的数据都迁移到继电保护装置之中,在系统接收到了相应命令之后,能够使断路器实现跳闸和合闸,进而能够获得相关信息,并且进行反馈。
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
3.1 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3.1.1 继电保护测控技术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使用的是集中式测控保护装置,能够使测控效率提高,达到相应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控需要将双重化设计作为基础内容,之后安装保护柜装置,可对变电站进行相应的监测和维护管理,使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1.2 自动化系统技术
自动化系统中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以及一体化技术。计算机保护技术能够使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要求实现,采用相应的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使智能化管理具有完善的依据。网络化技术应用能够建立相应网络体系,使故障系统传输速度提升,能够对故障的位置进行分析,并且提升检测技术的精确性。同时,需要应用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结合电子计算机对其分类,能够实现计算机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联网管控。一体化技术是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数据处理时候的关键技术,可将装置作为自动化系统的终端处理器,将对比的结果传输到控制平台中。
3.2 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应用
3.2.1 安装变压器保护装置
电力的输出及输入具有一定的标准,在运行中为了使配电正常进行,应对其开展严格的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使电压控制效果加强,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配电,可采用变压器保护装置来加强电流的保护,使自动化系统的配电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2.2 改善继电保护系统
通过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可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的电力指标,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对电压进行控制,减少系统的拒动可能性,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水平,进而能够使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
3.2.3 设置线路保护
在线路装置中,通常采用集中式、后备式、通信监视、测量等方式,应用这几种方式能够使装置的应用具有更好的效果,提升运行的效率。线路保护装置在使用中能够起到电力线路保护的作用,借助通信监视功能能够实现故障提醒,使设备得到及时的维护,提升检修效率,同时能够避免电力系统的故障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
3.2.4 进行系统二次巡检
继电保护系统的二次巡检能够为智能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提供有利的保障,在巡检中能够将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排除,及时处理问题,使系统能够恢复正常,并且使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增强。当前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中,需要明确二次巡检的内容和要求,使巡检工作的进行具有更好的效果,为系统带来保障。
4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处理方式
4.1 处理信号干扰故障
专用光纤通道可应用在全介质自乘式光缆与架空线复合光缆线路纵联保护装置中,借助专业光纤通道能为高压输电电缆提供相应的纤芯,同时与电缆纵联保护装置之间实现有效的配合,共同构成输电电缆光纤纵联保护装置。在高压电缆保护中采用专用光纤通道能够使电缆与装置的连接减少,实现了对线路的优化,避免复杂的线路产生信号干扰问题,能够使信号传输的过程更加高效和顺利。
4.2 处理智能终端故障
智能终端能够实现对设备跳合闸的控制,在智能终端产生问题的时候,变电站中的全部设备的跳合闸会失去控制,这对变电站的运行带来了影响。应通过及时退出终端的出口板的方式来保障问题发生时跳合闸的正常工作,并且结合此基础对智能终端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使技术人员能够及时找到故障的位置,对其进行处理,为智能终端的运行以及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带来保障。
4.3 处理间隔合并单元故障
单套配置间隔中可能会产生合并单元故障,当故障产生后,运维人员应及时发出断开命令,使产生故障问题的间隔单元的开关能够及时断开,并且退出运行状态。如果合并单元故障问题发生在了双套配置间隔中的时候,运维人员应将单线间隔与故障位置的保护出口压板退出运行状态,还应将故障位置的保护母线装置退出运行状态。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使故障问题的扩散得到控制,避免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同时能够使技术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修复。
5 结语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管理,应借助有效的技术来加强变电站的运行效果,使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持。可通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应用来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水平,借助继电保护测控技术、自动化系统技术、变压器保护装置来实现自动化功能,改善继电保护系统,设置线路保护,并且进行系统二次巡检,为自动化运行与管控提供相应的条件,促进智能变电站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喜鹏,管雪源,姚金刚.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分析[J].科技风,2019(26):190.
[2]黄良初.简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J].建材发展导(上),2019,17(8):7-8.
[3]张健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J].魅力中国,2019(23):257-258.
[4]朱海兵,宋亮亮,高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综合标准化 研究与建设[J].智能电网,2017,5(9):86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