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唐国际如皋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226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在如火如荼的提高中。现阶段,我国电厂开始朝着电气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电厂的安全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实践研究表明,在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可以促使电网更加安全经济的运行,电厂电气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可以得到有效降低,促使电力企业减员增效目的得到顺利实现。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力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而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不仅使电力机械设备得到进一步发展,更是有效提升电力机械设备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生产实践也表明,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的运用,能够及时地发现电力生产中存在的各类隐患,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处理发现的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部件损耗,降底人为原因浪费,提升工作效率。
1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的优势
将计算机控制技术运用过来,促使电气自动化监控目的得到实现,电厂工作人员能够借助于控制台对相应信息便捷快速的交换和获取;在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借助于监控系统的实时显示,来科学观察分析电厂设备运行情况,结合发现的各种,及时给予解决和处理。将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运用过来,可以有机监控电厂所有系统,工作人员能够清楚了解电厂设备运行情况;可以更加便捷的找出故障,还可以反馈事故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避免无法及时反馈设备故障信息,或者人为疏忽等,导致扩大事故危害。
2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
2.1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的基础应用
①数据的采集及处理。系统的现场测控单元的主要作用就是采集相关信息,对事件、系统运行状态或者变位信号、模拟量以及故障情况、越限信息等进行检测,校验数据的合理性以及其它的预处理,并将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采集信号类型包括模拟量、状态量以及脉冲量,其中模拟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电流电压、有功及无功功率和频率、温度以及功率因数等;状态量的主要内容则包括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继电保护装置与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及报警,还有相关的运行监测信号等;而脉冲量主要为有功及无功电能。②画面显示。系统的模拟画面可以将一次设备及整个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真实的再现,系统的实际电压电流等模拟量、计算量以及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等实际开关状态、挂牌检修状态等等均可以实时的显示出来,并自动生成历史趋势图。③运行监视及报警。CRT(Cathode Ray Tube)即采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它可以将开关站的实时运行信息,诸如系统运行状态、操作指导以及设备的相关参数等完整的显示出来。系统中采用两个CRT终端,可以分别显示不同的信息,而且可以独立、同步的生成相关的报告及画面显示。如果模拟量有所越限,还可以将报警信息及时做出反映并打印出来,显示的报警信息主要内容包括越限对象的名称、参数值以及编号和越限时间等,而且可以将越限的次数累计计算。此外,报警方式又分为两种,即事故报警及预告报警,两种方式的报警要以不同的颜色及音响加以区别。④操作控制。操作控制的模式分为就地控制及上位机或者DCS系统。操作命令的优先级设置按照先就地控制再进行上位机或者DCS控制的顺序实现。保证设备现场与远程监控互相结合并互相协调,实现远程监控与现场常规监控的和谐统一,以保证控制操作控制的安全性及一致性。⑤事件记录。如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则系统可以把动作的继电保护、断路器信息以及相应的安全自动装置信息记录下来,其具体内容可以细化到信号的名称、编号、动作的性质、信号的状态及动作的时间等,并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顺序生成事件顺序记录表格,并通过CRT显示或者打印输出,也可以存储到硬盘中长期保存。后续针对系统的故障起因以及保护动作的判定等均可以此为依据。
2.2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高级应用
一是实现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功能。包括对电气设备维护记录及相应动作档案的记录和保护,并可实时地进行在线设备管理。例如,可对设备动作实时状态加以统计,并将统计结果输送至管理信息系统,以掌握更多的设备数据信息。二是实现对故障信息的管理功能。系统故障信息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针对动作及常规事件所产生信息的记录、追溯、重演,以及录波分析等,要知道事故重演或录波分析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有效预防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有效手段。三是实现对自动发电控制的功能。自动发电控制的功能是指:按照预设条件或要求,通过经济而快速的方法,对电厂有功功率自动进行控制,以实现更好满足系统要求的目的。即在确保电厂运行安全的大前提,遵循经济运行原则,以实际运行状况为依据,对电厂的所有机组制定实时控制决策,以使系统频率或电厂有功功率自动保持在合理的设定值上,实现电厂整体运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自动化监控模式的应用
当前较为常用的自动化监控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分层分布监控。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在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中使用电气设备实施阻隔分离,并在一次设备外侧安装保护和监控装置,与此同时,还需在系统的网络通讯层设置光纤等设备,以此收取必要的基础信息,在对信息进行分析时,应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规约变换,最后,再对信息中包含的指令实施传达。此时系统的站控层负责间隔层和网络通讯层的运行管理;二是,集中监控,对厂区内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充分使用自动化技术将相对较强的信号通过转化,形成相对较弱的信号,然后将信号经过电缆接入终端管理系统,促使形成的控制体系具备一定分布式特点,进而实现全厂区实时监控。
3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发展前景探讨
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应用于电厂中,应当对以太网技术优势予以充分发挥。由于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技术标准的多样性,所以其并不能对嵌入式工业性能给予帮助。但将以太网技术应用于电厂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中,不但可以加快传输的速度,提升系统容量,还能有效解决监控程序和技术显得杂乱无章的问题,使电气综合自动化无缝通信作用得到更为充分地发挥。特别是全双工通信、交换技术迅猛发展,及时解决了以太网通信确定性问题,使嵌入式以太网微机保护测控设备得以实现。可以说,嵌入式以太网是电厂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此外,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应用于电厂中,还要关注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要知道,自传统操作盘控制开始,直至当今的计算机控制,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目前又有向综合智能控制管理方向发展的态势,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厂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能够及时发现故障,解决问题,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等。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日趋深入,各个电厂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大力普及,积极改革,将自动化技术优势发挥出来,提升自身运行管理水平,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安.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发展[J].商品与质量,2015,6(19):44~46.
[2]曹婉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212-212.
[3]马志宏.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科学与信息化,2019(2):119-119.
[4]孙建国.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8):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