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专业数字化审计发展与提升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3期   作者:王伟1 姜督豪2
[导读] 电网企业积极开展人力资源数字化审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数据分析体系
        摘要:电网企业积极开展人力资源数字化审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数据分析体系,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专业领域展开持续审计工作,从而构建出科学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人力资源专业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但是,人资专业内部管理对数字化审计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数字化审计工作的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审计;发展;提升思考
        1 数字化审计的相关概念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逐步加深,生产经营活动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手段、载体、储存传播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数字化审计也应运而生,它逐渐成为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主流方式,并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审计,又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或IT审计等,是指以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底层数据为基础,审计人员应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手段方法,对电子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分析等,把握审计重点,精确延伸,搜集审计证据,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法。
        2 数字化审计优点
        数字化审计区别于传统的审计模式。数字化审计是对整个系统的全面审查,其审查范围可以涉及到各方面的数据。数字化审计在工作上更为灵活便捷,数字化审计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可以脱离现场进行工作,而传统审计受时间地点限制严重,在审计工作中要经过繁杂的环节,也正因为如此,数字化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才具有了许多优点。首先,数字化审计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原始数据,这增加了数字审计的真实性。其次,数字化审计是对整个系统的全面审查,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工作的进程。再次,数字化审计相对于传统审计来说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在不用到达实地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审计工作,这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最后,由于数字化审计的灵活性,使得数字化审计成为了一项可持续性强的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实时的监管。
        3 推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专业数字化审计模式发展的策略
        3.1 积极创新,向分析型审计方向发展
        目前人资专业的壁垒困扰着专、兼职审计工作人员,另外已经投入使用的网络审计系统,主要用来搜集和记录企业的数据,功能较为单一,这种类型的系统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远程联网审计的模式虽然节省了不少人力,但是由于距离的限制,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了解问题,这种仅是查账的软件,无法应付审计工作诸多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麻烦,更无从解决,因此积极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创新将软件的功能扩大化,使其具有分析数据和解决部分问题的能力,从而给人资专业审计人员提供便利。
        3.2 完善内部测试工作,降低审计风险
        企业在建立人资专业相关信息系统后,应与财务系统作数据关联,企业人资、财务数据的精确与否往往取决于信息系统控制情况,企业的内部控制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人资专业审计人员应该重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分析,建立完善的电子数据控制环境。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分析,提升人资专、兼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信息系统控制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电子记录的生成与输出,审计人员应该完善控制测试,及时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在还没有授权或者交易上的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在电子数据输入和复制的环节中,应该确保数据已经授权。在进行数据输出环节中,分析电子数据可否精确地表达。如果企业的信息是由个人删除,那么审计人员要对数据的漏洞予以重视。企业中一些闲置的程序代码也会降低审计的效率,审计人员在数字化审计过程中,应该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定期对审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其在运行和维护中的风险,从而确保数据具有完整性。


        3.3 审计信息采集途径多样化、严谨化
        审计信息采集途径多样化是指审计人员在工作时不仅要参照企业提供的人资相关专业计划、薪酬、福利、保险台账,以及绩效、培训、员工基础信息花名册等,还要提供财务相关明细账,更要在平时就留意所要审计企业的薪酬兑现、财务往来,将企业的资金支付、数额详细的记录在专设的网络文件中,这样在对企业进行人资专业审计时,就能检查出企业人力资源专业管理的缺陷。通过平时的记录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到企业的人资及财务信息,这样企业依法依规管理就会大大提高,出现错误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人资专业审计工作作为一项监督性质的经济活动,对依法治企和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联网在线核查的方式,能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量。
        3.4 重视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
        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据已经变成了电力行业在未来有序经营、进行参考的重要材料,也是实施数字化审计工作最主要、最基础的依据。因此,实施高质量的数字化审计工作,需要利用探寻以及创新出多种新型的处理方法及手段,实施多种现代化技术,对各种数据实时更有效、更深入地分析和整合。(1)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中,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准确、有效地探寻出自身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实施具体的数字化审计工作时,对相应数据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进行明晰,并对其中存在的内在关系等实施探究和了解,以及对多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等实施对照分析。(2)对所采集数据实施可视化技术进行分析的方式,将数据项比作图元元素,利用多维数据的方式,大量所需分析以及研究的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现,有效提升供电行业人资专业审计工作的效率。
        3.5 数字化持续审计监督成效
        转变审计作业方式,创立实时审计监督模式。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持续人力资源专业的审计监督,初步建立起审计预警警示机制,实现审计关口前移,由事后监督向日常监督转变,由周期审计向持续审计转变。转变审计思维方式,提升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实施全覆盖审计模式,通过对全量数据多维度、深层次的分析,发现隐藏在海量数据中对审计问题更具价值的信息,有效规避抽样审计风险,保证审计人员对各单位经营管理情况做出客观、公正评价。转变传统审计查错纠弊的惯性思维,将审计人员工作重心从繁重的数据收据、整理、分析转向业务风险分析和企业经营管理诊断。转变问题整改方式,提高审计成果运用效率。做到边审计、边规范、边纠正,将违法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取得较好的成效。对连续2次发生同类问题的单位进行月度考核问责,与问题单位绩效工资挂钩,坚决遏制屡查屡犯。从而起到提升人力资源规范管理的作用。
        3.6 定期培训,增强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
        人资专、兼审计人员大多是有一定从业经验的工作者,其自身的知识技能趋于固化,如果不通过培训提高自己,那么他们将很难拥有未来审计工作所需的效率,也终将被时代淘汰,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定期开展联网在线人资专业审计技能的培训,让已经从事人资专业的人员能参与其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从而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效专业审计工作。在数字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从而得以畅通,人资专业审计人员在进行核查时,可以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多方数据对比分析,这样会收获更宽的视野,一定程度上也会提高审计的准确性,提升人资专业自查自纠和专业互查的效率。
        结语
        在大数据和科技强审的新时代,未来数字化审计必然成为开展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支撑。新时代内部审计人员要积极融入发展潮流,研究更新技术手段,以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应对纷繁复杂的业务信息数据,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的代表性和提出建议的针对性,为企业发展持续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天柱,马佳,吕健露,等.大数据价值孵化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34(3):321-329.
        [2]蒋洪浪.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审计技术方法体系构建——以保险公司数字审计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7,(11):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