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施工是一种较普遍的工程技术,其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水平。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建筑框架结构在各阶段的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基于此,本文章就对建筑工程框架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结构施工
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概述
1.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建造包括工程框架的建造。框架可以使建筑物纵向获得部分承载力,并使施工顺利进行。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力是逐层变化的,所以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有必要根据楼层的承载力进行设计。只有做好承载力工作,建设工程质量才能达到相关标准。而且可以节省高层建筑地面空间,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的研究中,有必要对风力荷载、抗震、防雷等不可抗力进行研究。这些载荷属于非线性垂直分布载荷,需要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完成施工。
1.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现如今,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建筑与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随着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降低,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建筑以中低层的普通建筑结构为主,但在目前看来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求。如今建筑工程框架施工大多以高层、超高层结构居多。而且这种建筑结构的优势也越来越显著。这也给建筑施工工程在技术上面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其结构与一般的建筑结构大有不同,需要根据工程设计来针对重力负荷的参数对建筑构件的尺寸和支撑件的尺寸等进行确定。使建筑结构能够承受住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载荷。
高层建筑的层数越高,自身承受的荷载就越大,受到地震、风力等方面的荷载也越强。普通建筑施工时,一般只需考虑恒定承载值或少量的动载值,不需要对建筑结构方面做过多的要求。现在一些钢结构的建筑框架对其支柱的尺寸和大小也没有特殊的规定,只在一些特殊要求的工程中对模板等有具体的设计要求。
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工程技术现状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均会涉及工程项目的框架建设质。这里的影响主要是指,框架对建筑纵向带来的承载力无法为顺利向上进行提供条件。究其原因,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受力是逐层变化的,所以,设计人员应根据楼层承载力来保证框架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然而,实际工程技术的运用,并未将不可抗力抵御问题充分重视起来,这就导致风力荷载、抗震性以及防雷性等非线性竖向分布荷载,对框架结构的作用效果带来影响。
以钢筋焊接问题为例,虽然钢筋是较为牢固的建筑材料,但在焊接钢筋时仍存在焊接头断掉问题。为此,在焊接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来保证钢筋作用于框架结构的质量与焊接技术水平。对于焊接条型号的问题,应注重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细节问题。否则,钢筋就无法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进行稳定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对建筑物整体的建设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三、建筑工程加固的原则
3.1结构体系总体效应原则
建筑物是由好多部分构成的,每一个部分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任何一个部分出现了问题都要及时去解决,进行对建筑物的加固。建筑构件的加固是针对不稳固的构件采取相适应的加固方法来进行加固,但是不能只考虑到危险的构件,需从建筑物的整体来进行考虑。不能为建筑物的一小部分而影响整体的建筑结构,不能因小失大。
3.2先鉴定后加固原则
建筑物的构件出现问题需要加固的时候,不能只是凭借着主观的判断来进行修复。因为一个建筑物的质量,关系着人身安全与自身利益。所以,首先应该请专门的技术人员去现场勘察鉴定,确定其是什么原因,对症下药。
根据其整体结构和受力情况,结合加固方法制定符合这一问题的维修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3.3材料的选用与选值
在进行建筑物加固的时候,除了制定出最适合的加固方案以外,加固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且要根据原结构的材料强度来进行取值。如果原结构的材料没有取值范围的时候,就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现场的实际评估,按照评估的结果来决定取值的范围。以保证材料的性能基本相同,不会因为功能的差别影响加固的结果。
3.4加固方法的优化原则
建筑物的加固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不能盲目的使用,其在制定加固方案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结合已有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结构的受力特点,从建筑物的本身进行考虑。其次,要决定采用哪种方案时,需根据当时的施工环境、经济资源和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评定。
四、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4.1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准备阶段的运用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都会运用到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准备阶段,要通过多方调研,全方位地了解工程施工环境,进行项目乃至项目周边区域的勘察工作,汇总分析有效的数据信息后,再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准备阶段,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科学地设置管理组织,以便对现场施工工程进行协调管理工作。每一个现场的工作人员都需要熟悉施工方案内容,重点掌握施工方案中的难点环节。第二,要严格检查施工物料。在进行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审核,保证施工现场使用的物料达到标准要求,还需要确保每一台机械设备都处于优良状态,不仅能够促进施工进度,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4.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钢筋施工阶段的运用
在建筑工程钢筋施工阶段,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钢筋不同型号的掌握。因为建筑工程中不同设计节点所涉及的钢筋型号、数量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使用的施工技术标准也大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节点,科学选择施工技术标准以及钢筋型号。钢筋直径不同,采用的施工工艺也截然不同。比如当钢筋直径较大时,要采用冷挤压套管的工艺才能达到优良效果;当钢筋直径较小时,现场工作人员大部分会采用闪光对焊的工艺。
4.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运用
为了确保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质量,必须要给予混凝土施工质量足够的重视。通常来讲,只有保证科学地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才能够使得框架剪力墙结构达到优良的质量标准。首先,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需要较高标准的混凝土,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科学、严格地把混凝土的配合比。其次,要严格把控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浇筑过程,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最后,要注意当混凝土按照标准规范配置完成后,要及刻进行浇筑施工,只有保证浇筑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才能够确保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质量达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控制,需对工程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即在明确技术运用过程存在问题的情况,对技术方法与作用效果进行调整。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人为、外界环境因素对工程技术的运用水平带来影响,进而使框架结构的作用稳定性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华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11-112.
[2]张剑寒.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要求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32-133.
[3]丁佳豪,李化明,孟祥华.框架结构中楼盖采用井字梁的工程结构设计[J].山西建筑,2018,44(3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