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作者:钟 扬
[导读] 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
         摘 要: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具有挡水和泄水双重功能。如何安全运行水闸,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是工程管理单位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基本职责。
         关键词:水闸运行;问题;解决措施
1 水闸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1 混凝土结构出现老化现象
         在工程中由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高速水流对混凝土的冲刷及磨蚀、长期缺乏维修等因素,导致建筑物上出现了混凝土的裂缝、剥落、钢筋裸露、钢筋锈蚀、伸缩缝止水损坏漏水等混凝土结构病害。通过对淠史杭灌区各类中型闸的现场调查发现渠道上的淤积多,闸槽钢衬生锈,闸槽两侧的混凝土脱落、破损等问题比较突出。
1.2 自动化程度不足
         目前在对于水闸自动化的控制技术方面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为水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我国在这方面出现技术与理论短板,导致我国水闸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如:无法有效应对恶劣环境、抗干扰能力不足、设备稳定性差等。水闸工程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取决于启闭机的齿轮的质量、动力控制箱的复杂程度、启闭机的质量、油路是否通畅、油质是否符合规定等因素。
1.3 闸门腐蚀、漏水、震动问题
         由于钢闸门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钢闸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钢闸门因为自身材料的特性容易受到水流的腐蚀,对其质量会产生损害。所以在使用钢闸门时相关管理单位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避免损害钢闸门的质量。其次钢闸门存在的漏水现象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1.4 没有对水闸进行日常维护
         为了保证整个水闸工程的质量,延长水闸工程中多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进行水闸工程建设的质量把控时,不但要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还要使日后水闸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得到落实。水闸经过长期的工作,相关设备必然会存在损耗出现水闸排水或者是蓄水能力的降低,测量数据不准确等情况。
2 水闸运行管理措施
2.1 混凝土结构老化处理
         (1)对钢闸门进行采用红丹漆加灰色防锈漆处理可以减缓钢闸门的腐蚀,但是角钢与角钢之间的缝隙比较小,喷漆的难度大且喷的不均匀所以会出现锈蚀。闸门上各部位所处空间环境不同,腐蚀程度也不同。水面以下的部位相比水面以上的更易被腐蚀。
         (2)钢闸门的安装尺寸、预埋件埋设、表面防腐涂层的质量、水流流态、止水装置效能、维修养护是否及时等因素都会导致钢闸门出现病害。
         (3)在钢闸门上涂漆、喷锌可以减缓钢闸门的锈蚀,但一些防腐蚀涂漆、喷锌锈蚀无法到达的部位锈蚀严重。根据SL226-98《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的规定,若平形闸门已达到报废的标准,应该重新安装新的钢闸门。
2.2 完善自动监控系统
         通过完善自动检测系统可以有效的对水闸进行管理,该系统可以把所检测到闸门的有关数据和现场的信号迅速传送至相应的水利管理部门,促使管理部门做出相应决策来保障水闸的正常运作。水闸由于长期受到水的冲刷会对其中的金属构件造成锈蚀。所以水闸的日常运行中要对其中的金属部件采取防蚀措施。
2.3 提高水闸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
         由于管理人员与水闸工程的接触最多,所以,水闸工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水闸工程能否安全运行,要重点培养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工作使命感;在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国家还要着重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以提高水闸工程的建设水平。


2.4 闸门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1)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程序确保做到准确及时。
         (2)按步骤有序的进行相关操作,启闭高度要使各孔均匀,左右对称、同步开启、分级提升,做好控制与运用。
         (3)在进行电动、手摇两用启闭机人工操作前,必须确保电源是断开的;关闭等相关操作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确保安全。
         (4)有锁定装置的闸门,闭门前确保锁定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5)不能同时进行闸门启闭和反向运行操作,必须使启闭操作停止,然后才能进行反向运行操作。
         (6)闸门在启闭过程中,一旦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运行,待异常现象排除后方可继续运行。
3 水闸运行中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落实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最大化地减少水闸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构建完善化的组织机构,并将责任落到实处。一手要抓好分工,确保责任制度的落实,另一手要坚持联合作战的原则,共同分析探讨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得到最佳的事故与安全风险处理方案,并将方案进行迅速落实,解决各项安全问题。在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以及落实过程当中,必须根据岗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要求来设置,提高安全问题处理的规范性。领导必须了解水闸工程运行过程当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掌握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与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策略,扮演好现场指挥者的角色,发挥领导的模范带头以及示范引领作用;技术人员需要全方位掌控水闸工程的整体情况,能够及时归纳分析常见水闸故障与安全风险,并结合具体的故障类型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基层员工既要了解自己的岗位责任,又要在现场积极听从指挥,有效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妥善处理好反事故的相关工作。
3.2 关注检查观测保障安全管理落实
          第一,经常检查。经常检查主要涉及的是水闸闸门、机电设施设备、通信设备、观测设施、河道堤防等方面的巡查检查。频率通常是每月一次,在检查过程当中及时记录检查状况,获得一手信息,为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提供有力根据。第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在每年汛期前后针对水闸各个部位实施全方位检查。如果在汛前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话必须立即处理。假如在汛前不能够有效处理完成,但又会威胁到汛期安全的话,必须立即制定度汛的应急措施。在汛期结束之后需要立即查看水闸和其他设施设备的损坏状况,并立即进行申报维修。第三,特别检查。特别检查主要是在水闸受特大地震、洪水、风暴、事故等影响之后所开展的检查工作,要做到边进行特殊检查、边做好记录,完善档案信息,为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提供根据。
3.3 做好日常运行管理维护水闸安全
          在水闸工程的实际运转过程当中,安全工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日常的管理行动当中,只是在开展重点检查时才能够发现水闸运行当中的隐患。这样的做法会给水闸的运行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也不利于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对此要把规范日常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为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首先,在日常运行当中必须设置专门和规范性的操作规程以及安全规程,指明工程运行过程当中坚持的技术指标,为操作查阅提供便利。其次,要严格落实各项调度指令,确保水闸门的开启和闭合及时准确,与安全管理的规范性要求相符。
结束语
         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水闸作为蓄水和排涝的重要建筑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保证,有些水闸工程甚至成为生态旅游景点和休闲场所。对于水闸工程养护管理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书小敏,罗强.我国建筑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1):92-93.
[2]仇力,吴存荣,纪冰,等.水闸运行与管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