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十八大之后,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虽然前景广阔,但在招生上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学生主体不同,也决定了校园突发事件的类型和概率具有特殊性。本文以大庆职业学院为例,浅要的分析了学院形势、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及应急管理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1. 学院总体突发事件形势分析
1.1 学校概况
大庆职业学院是我国百所示范性职业院校之一,由企业创办,业务范围涵盖高职中职学历教育、油田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科研等。学校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学院主要以石油、化工、机电等工科院系为主,实验室、实训室较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与使用,各种机械的拆装等,存在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等风险。另外,共有三个校区,校区间穿越市区两条主干路,南北跨度3000多米,交通相对不便,因此校区外非法营运车辆较多,而校内培训学员车辆较多,道路相对狭窄,综合来看存在较大的交通风险隐患。从地域上看,我校地处黑龙江省大庆市,春季、秋季、冬季经常有大风天气,极端情况下可将房顶、树木、路灯、电缆电线等破坏掉,自然灾害的隐患同样不可忽视。
1.2 学生概况
我校学生只要为两大类,学历教育的高职学生以及企业和地方的受训员工。
高职学生入学分数整体偏低,学生大部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性较差,逃课情况时有发生。近五年的统计显示相当比例的学生家庭结构不稳定,单亲、离异较多,导致这部分学生心理成熟度不高,比较偏激,出现纠纷甚至暴力事件的概率较大。网络时代信息来源广泛,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和种类较多,并且较为隐蔽,教职工不容易掌握其行为动态和思想动态,因此也存在网络安全的隐患。
培训学员目前主要来自大庆油田,学员无论从年龄上还是教育背景、综合素质上都参差不齐,各部分学员间、学员与管理人员、学员与在校学生间存在冲突的可能。另外,我校设有“国家应急救援演练培训中心”,该中心运营之后,承担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模块的培训工作,学员构成更为复杂,年均数量9000人次,更容易导致突发事件。据统计每个培训周期里都存在车祸(剐蹭、碰撞)、吸烟引起的火灾(垃圾桶、枯草等处)、学员的突发疾病,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这也增加的我校的突发事件的应对难度。
1.3 突发事件类型
突发事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因素可以有多种划分方法,如发生地、成因、行为表现,本文主要考虑按成因划分,主要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政治四大类。我校当前突发事件概率最大的为事故灾难类,具体包括交通事故、失踪、暴力冲突事件、网络安全事件等。特别是网络安全事件,主要体现为各个平台的打赏网络主播、校园黑贷款、网络不良言论、色情网站等。
2. 校园突发事件原因分析
突发事件的原因不外乎人、物、环境三方面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下面就人的因素展开分析。
2.1 非健康心理
我院在校学生整体为9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虽都以成年,但由于从小大多较为娇纵,行为、心理都不能达到正常成年人应有的成熟状态。进入大学后,面对相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严酷的就业竞争,心理压力都比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甚至治疗,极易引发矛盾冲突。
另外对于家庭特别贫困、适应能力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部分弱势群体,虽然其享有国家给与的“减、免、缓、贷”等资助政策,校内亦有心理帮扶,但这部分群体相比其他学生仍旧存在嫉妒、胆怯、仇恨社会等心理问题,为学院带来不可规避的安全隐患。
2.2安全危机意识单薄
当今社会存在一种观念,认为教育是学校应该负责的事情,所以部分家长忽略了自身对孩子的教育,认为进了学校孩子就进了保险箱,学校是最安全的,学校应对学生负全责,所以学生安全意识非常淡薄,思想意识里也认为在学校不会出任何事情。学生对风险的识别能力、规避能力、自我防卫能力较弱,当其处在危险环境时,如果受到攻击或伤害,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防范、扼制,往往会使突发事件升级。
2.3 安全管理落后
管理的落后究其本质是观念的落后,未能切实的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为本”。无论教育是否是服务性行业,但学生是主体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当前的现状是学生是纯粹的被管理者,学生只是一味的遵守各种规章管理规定,不能提出质疑,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诚然,我们无法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满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需求,但是在安全这个最基本的“生存”层面是,我们应该多听听学生的声音,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创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
2.4 应急救援技能缺乏
由于突发事件的种类不同,要求公众掌握的技能也各有差异,总的原则仍然是根据风险、隐患做应对准备。针对校园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暴力袭击、地震、异常天气等突发事件,学生应主要掌握包括灭火器、消火栓、高空缓降器等设备的使用。灭火器、消火栓为公共场所必备设备设施,校园内随处可见,但我校并未开设实训课程,外加消防设备不能随意动用,学生缺乏实操的技能,应急技能较为缺乏。高空缓降器主要应用于高处作业面逃生使用,我校的教学楼、宿舍楼等学生可能接触到的建筑都在4层以上,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高空缓降器、结绳自救等方法是基本的技能方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操作,而我校以及一般的院校都缺乏这种机会,进而导致技能的缺失。
3. 建议
(1)加强长效的心理干预。我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配有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全员覆盖。除日常的心理健康课程,应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心理类的拓展训练,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增强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应急演练。安全事故无大小,学校属于公共教育机构,是安全重点单位,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者都应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然,让安全意识植入每个人的心中。
(3)开设安全应急方面相关课程。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条件更有义务将安全、应急纳为必修课程,同时设置实训课时,使学生从理论、实践、评估三个环节学习安全应急知识,让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得到保障,对日后的工作更有重要意义。
(4)完善校内建筑、道路、设施。由于我校建校历史较长,部分屋舍、道路、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对于短期内无法根治的问题,应完善管理制度,增设安全警示标识、标语等,对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停止使用。
(5)加强对受训学员的管理力度,送培方与我校同时开展管理,双向服务、管理、考核,共同提升安全应急意识、能力。
作者简介:芮阁(1984-10-17)女,黑龙江省大庆人,硕士,主要从事应急、储运销售、石油工程课程开发及培训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