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棋类材料投放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4期   作者:郭秋影
[导读] 棋类游戏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培养了分析推理、判断、计划等多种能力,
        摘要:棋类游戏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了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培养了分析推理、判断、计划等多种能力,是一种益智类游戏。幼儿具有顽皮、好动、好胜、难以持久集中注意力的特点,而通过棋类游戏所固有的栩栩如生的逼真形象、棋局千变万化的优势,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幼儿在玩棋时,每走一步棋都要动脑筋,在想想玩玩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也逐步养成了推理判断的习惯。复杂的棋路变化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分析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棋风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智力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棋类;投放;探索;实践
        美国科学家发现,会下棋的幼儿上学后比不会下棋的同龄人在阅读考试中的分数要高出10%,学棋5年的幼儿比那些没有接触过棋类的幼儿在阅读理解方面要高出4.3个学分,而在数学方面要高出6.4个学分。为了在区域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研究幼儿园棋类区材料的投放十分重要。
         幼儿区域活动中棋类区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游戏和学习活动,是教师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组织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与游戏的活动。下棋这项运动能使大脑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可以提高幼儿的视觉记忆力、注意广度和空间推理能力。它要求幼儿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每一步棋都会帮助他们学会未雨绸缪、权衡利弊、逻辑性地决定最理想的选择。不过,下棋对大脑的影响取决于幼儿是否被迫学棋。因为,只有当幼儿想学时,下棋的好处才能得以显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孩子们喜欢区域活动,是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够自由地结伴玩耍,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棋类材料和棋类内容,自由地探索学习方法,在这里他们能获得快乐,并更多地获得成功的喜悦。
        但是目前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棋类区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实践中常常会发现棋类区规则不规范、棋类材料混杂、教师指导欠恰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棋类区中,棋类材料的合理投放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提供适宜的棋与棋类材料。
        如何有效的投放棋类区材料进行游戏: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环境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等方面都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功效,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幼儿教师如何将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会说话,是当前我们力求寻找的一个方向。积极尝试棋类区区域材料层次性投放,如何更好地创设好棋类材料具有层次性是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以开展“棋类主题”的形式进行材料投放
        日常教育活动整合到棋类游戏活动中,把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渗透到棋类游戏中去。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班级认知水平和现有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初步尝试设计了各种棋类游戏。并自制了棋盘、棋子、骰子,制定了游戏的目的、规则和玩法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下棋的规则与玩法。如主题活动开展中设计了棋类游戏《赛马棋》、《家禽家畜棋》、《交通规则棋》、《动物赛跑棋》、《动物隐身棋》等。
          二、棋类区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幼儿园教育应充分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活动区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棋类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例如,当发现孩子们对下棋的兴趣明显减弱了,但是还发现有不少孩子每次区域活动都是跑着去棋类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们都在抢那副动物赛跑棋(只有一副),每次那些孩子下棋,旁边总有不少的孩子围着看。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下动物赛跑棋?动物赛跑棋对孩子来说可以自由的选择人数,可以是2人,也可以是4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情境;还可以选择制作不同的骰子,骰子可以从1到6,也可以从2到8。原因是中班下学期孩子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他们更喜欢玩富有挑战的、层次性不同的材料。
        提供难易程度棋盘让孩子自主选择进行下棋,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经验和能力都是不同的,棋类区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学会下棋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棋类区中根据幼儿能力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时,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使材料“细化”,充分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
          三、棋类区材料投放的安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足以说明安全工作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也应该考虑到安全性。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四、棋类区材料投放的灵活性
        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在种类上要具有灵活性。比如,琪琪和萌萌在区角活动中,选择了棋类区。他们先选择了下植树棋,可是还没下几局,琪琪就有些无所事事,没玩一会儿便没了兴趣,于是她跟萌萌说:“我们去玩动物赛跑棋好吗?”说完,她们两就把植树棋的棋盘送了回去,转身拿了一份动物隐身棋,可是没完多久,她们又选择了换棋,整个区域活动下来,他们一共玩了四种棋。通过观察我发现,对于班里提供的植树棋、动物隐身棋、飞行棋、规则棋等都已熟悉规则并能熟练的下,这些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大的挑战,所以孩子们玩棋的持久性不强。有的孩子玩棋,纯粹是图个新鲜,一开始的时候,还饶有兴趣的玩,时间久了,当他们学会以后,就开始对这副棋没有了兴趣。投放充足材料的同时,还要提供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为此,教师要有记录表,记录哪些孩子学会了什么棋类,哪些棋类会玩儿的幼儿有多少。并且,当幼儿发现棋类区缺少棋子时,就从“百宝箱”、“神奇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瓶盖,以物代物,就会使游戏顺利进行。
         五、引导幼儿参与棋类区材料的投放
        在投放棋类区材料时,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打破以往教师是活动区创设的主角这一现象,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创设活动区、共同讨论、协商棋类区所需的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投放棋类区材料之前,应与幼儿一起商量棋类区需要哪些东西?幼儿的回答真是出乎意料:“规则、象棋、围棋、跳棋、军棋、飞行棋……”到了第二天,幼儿纷纷从家中带来了活动区所需的材料,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孩子在学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在对局中进行交流,这样就增加了孩子社交的机会。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孩子们之间会很快建立友谊,并长时间地保持这种友谊。在每一次挑战对弈中,不仅促进、发展了孩子们的下棋水平和思维能力,使其学会分析对手的下棋方法以及自己攻守的应对方法,而且还使孩子们明确了下棋的任务和自我提高的目标,进而学会自我约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挑战赛下棋的活动形式中,孩子们下棋的思维能力水平,个性、情感及表达等方面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教师在组织幼儿棋类活动的时候,应该全面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分析反思,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一位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