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身体素质飞快发展,心理方面的健康也需要同样注意。这段时间很容易出现身心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种种问题,比如一些心理障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因此初中德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德育观还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提高德育工作的实行效率。现在对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整合一些措施,在德育工作中充分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本文对初中德育工作中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简单论述,希望能够对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一、初中德育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德育观
在教师传统的德育观念中,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心理健康素质。我们要坚持全面的心理教育观念,包括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整体发展。不断让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丰富德育的课堂,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充分了解到心理健康也是德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转变观念,就会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德育观,为德育工作增添色彩,让德育课程更加完善,让学生更加受益。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如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足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频频发生,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一些学生把内心的不满发泄在老师身上,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因此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了解自己身上产生的情绪应该如何去缓和,遇到突发事件应该做好哪些心理方面的准备等等。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还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缓和师生之间的矛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学生,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实施德育工作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更好的人,着重注意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能够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实效性就是在实际过程中心理健康的课程究竟能够让多少学生去了解和重视;针对性指的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敢于面对,通过自身的转变或老师的帮助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通过改变学生自身一些错误的观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理念,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将德育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起来,让课堂呈现的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重视德育教育,从内心改变心理方面的观念。
二、初中德育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中教师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教授,还要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
比如在课堂的讲解中利用一些新媒体课件,给大家展示出心理健康的一些小常识,有趣的讲解短片,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本来略显枯燥的理论课瞬间就会气氛活跃;另外,在课堂的讲解中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烦恼、困惑,老师再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释,让大家对心理健康知识更加了解。
教师在讲解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将德育和心理健康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完善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讲演活动,围绕一个有价值的事件或者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将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案例重现出来,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心理健康是贴近我们生活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是德育课堂中很重要的一环。
(二)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在课堂上讲授心理健康的知识,我们还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来切实感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活动包括学校定期组织的和学生自发组织的,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交流会,邀请一些专业的老师旁听,大家可以把最近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事分享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尤其是初三同学,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复习备考,也需要适当地进行舒缓,和同学在座谈会上聊聊,吐露心事,心理健康的老师也可以答疑解难,帮助学生打开心结,有助于他们更好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三)加强初中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有一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细致的管理和检查。学校应该重视起来,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比如由科任教师、班主任以及心理辅导教师三方共同构建组织机构,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管齐下。科任教师负责讲授心理方面的知识;心理辅导教师负责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素质来想好对应的解决策略;班主任负责将学生日常的心理状况传达给其他两位老师,提供真实的情况。通过三位老师的整合,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把控住学生的最新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有助于形成科学、完善的心理教育方案。另外,学校可以适当聘请一些资历较高的心理健康老师,为学生们提供更高水准的心理健康课程讲解,提升整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应该注重将心理健康的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课堂中,首先需要在课堂的基本讲解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感兴趣;其次理论结合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理解心理健康知识都包括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最后,想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学校加大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对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调整和把控。
参考文献
[1]王永新.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6(8)
[2]黄偲.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7(6)
[3]罗小兰. 谈教师心理观与学生也理健康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