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滨 高晓颖通信作者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重庆 4091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19年12月,共有60名研究期内在我院完成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纳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并编组为实验组,一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并编组为对照组,比较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麻醉诱导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中麻醉维持期与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波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意识恢复及清醒时间均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中出现1例并发症案例(6.6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案例(40.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4.0431,p=0.0443)。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更好地平稳患者围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清醒,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手术麻醉方案。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直肠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当前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凭借着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成为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术式。但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同样产生着影响[1]。为了探究分析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纳入60名研究期内在我院完成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比较,详见文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19年12月,共有60名研究期内在我院完成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纳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并编组为实验组,一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并编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一般可比性(p>0.05),详细如下。
年龄:实验组最大58岁,最小45岁,平均(53.15±4.82)岁,对照组最大59岁,最小46岁,平均(53.98±5.01)岁;
性别:实验组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对照组中男性10人,女性20人。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托品肌肉注射,剂量为0.5mg;
实验组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选择T11-12椎间隙进行穿刺,置管选择头侧,取2%利多卡因经硬膜外注入,初始剂量为4ml,后用全量,确定麻醉平面后开始麻醉诱导,取0.06mg/kg咪唑达伦进行静脉滴注,以0.1mg芬太尼+0.08mg/kg维库溴铵+1-2mg/kg丙泊酚进行联合诱导插管,再取2-5mg/(kg·h)持续微量泵注,同时间歇性进行静脉滴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以保证持续镇痛以及肌肉松弛效果。按照手术需求可适当增加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效果。(1)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不同阶段(麻醉诱导期、术中麻醉维持期、手术结束后)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2];(2)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3)记录两组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在麻醉诱导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中麻醉维持期与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波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p<0.05)。见下表3:
3讨论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需要建立气腹,患者大多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完成手术,但是临床实践发现,全身麻醉会导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的延长,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3]。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对交感神经起到阻滞作用,帮助血管进行扩张,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反应,并且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对于降低手术患者心肺耗氧量、改善心肺血流状态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4]。本次研究的结果也印证了上述观点。而且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通过持续微量泵注入给药,帮助在术中维持有效麻醉血药浓度,保证神经阻滞的完善,避免大剂量集中给药造成的麻醉效果波动较大以及反复给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内分泌造成的影响[5]。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偏低、脊柱畸形以及长期接受抗凝剂用药治疗的患者需要谨慎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案[6]。
综上,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更好地平稳患者围术期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清醒,是一项值得推荐的手术麻醉方案。
参考文献
[1]赵俊磊.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19,4(7):30-31,37.
[2]周亮.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5):210.
[3]刘冰.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43.
[4]王孝军.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7):39-40.
[5]高俊山.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68):120,122.
[6]沈琪,刘文广.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