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变电维护工作的逐步深入,变电维护技术的管理非常重要。在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的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对危险性因素要提出具体的整治措施。相关部门要切实有效的提出技术措施,不断的提高变电运维的整体水平和供电能力。在电网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变电运维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很小的违规问题就可能会引发整个电网的安全事故。变电站在电力运行维护过程很重要,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枢纽。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整个电网供電不稳定,电气设备损坏,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电力运行的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使电力运行安全稳定。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线路故障;管理
1导言
电网变电运维作为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是决定电能质量,关乎用户用电安全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电网变电运行维护能够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进而保障各用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电网变电运维技术及其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掌握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的要点,优化其管理办法,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2变电运维工作的特殊性
变电运维工作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对这种风险的预测和分析,是传统變电安全管理工作由粗放走向精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点,主要是通过运维人员的具体分析,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测和排查,使得工作人员对危险有及时的预判,克服侥幸心理,防止违章作业,从根本上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是特殊状况较多,安全风险较大,常常会突然出现危险状况,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对故障原因进行及时的判断,并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果操作上出现失误就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变电运维工作包括了操作、维护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由于工作比较繁琐,受到很多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如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仅依靠规章制度,这是不足够的,而且容易给工作人员带来被动的情绪,“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必须是对准备进行或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的分析,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找出存在或可能存在问题的环节,制定相应的应对和防范措施。
3电网变电运维中的技术
3.1 装设接地线前的验电
要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有序运行,就必须重视检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着眼于细微之处。验电作为电网变电运维检修过程中最為基础的一部分工作,是检修工作进行的前提,是保证设备装设接地安全措施的重要环节,通过验电能够确定停电设备是否无电压,以保证装设接地线人员的安全和防止带电装设接地线或带电合接地隔离开关等恶性事故的发生。验电工作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在设备、线路检修维护需装设接地线前进行,在验电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在按照相关规定对电压进行常规检查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确保自身安全;验电时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而且合格的验电器;人体必须与验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雨雪天时不得进行室外直接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同时还需要注意,工作人员在验电过程中要重视预控卡,将预控卡作为操作前提,明确预控卡的操作条款,把握好变电相关节点,严格遵循预控卡的操作准则,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进行电网的检验工作。
3.2 运行中的测温
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要想使各设备稳定运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各设备的温度测控非常关键。以往,电力企业在对变电设备运行中的监测主要通过耳听、眼看及手摸,因此只能大致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温度监测方面,目前用的较多的是红外监测技术。
红外温度监测是利用红外探测器探测设备的辐射热,并将辐射功率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然后将温度模拟信号在显示器上进行展示,从而得知设备的温度状态。通过对设备温度监测,可有效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并感知故障点,提前做好防范,提高设备及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3.3 接地线的装设
操作人员在电网变电运维过程中要及时消除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还要注意精细、规范地进行接地线的装设工作,以确保电网快速安全的运行。停电的时候,电流和电压都是静止的,一旦经过检修,电力会立即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停电后突然来电的情况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时有发生。因此,电力技术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电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在各个感应节点处安装接地线,给予变压器一定的缓冲时间,停电时线路启动,将信号传递给静电感应电压,使检修工作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接地线的装设需要由2个及以上的工作人员协作完成,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电力技术员在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的同时,更要互相监督,确保绝缘体的正常使用及有效性。在装设接地线时,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先连接接地端,并检查、确保其连接正常后,再连接导体端,将2个端口连接好之后,再安装接地线的识别器,按照步骤操作,确保检修工作有序进行。
4变电运输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1倒闸操作规范
①要明确倒闸顺序,断开断路器停电操作的顺序:先断开断路器;②断开母线隔离开关;③断开线路隔离开关。送电的合闸操作顺序:先闭合母线隔离开关然后闭合负荷隔离开关,最后闭合断路器,送电顺序总结为从电源向负荷进行。停电操作时倒闸操作的顺序:先停用一次设备,其次是停用保护、自动装置。断开的顺序:先断开该设备各侧断路器,其次拉开各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送电操作时倒闸操作的顺序:先投入保护、自动装置;后投入一次设备。在投入一次设备时,先合上该设备各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最后合上该设备断路器。
4.2安全制度管理
安全制度管理包括:①安全运维管理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使得操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严格按照相关的章程进行操作,对可能的危险有一定的措施,管理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改正。②管理方法要完善。管理办法做到以人为本,建立责任制、考核制、质量监管体制,确保管理层面的全面,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极大的减少运行的危险。加强对变电站的管理,绝不能忽视变电运维中出现的安全漏洞。平时多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建立安全知识考试制度,改善安全运行的环境,最终形成人人注意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局面。
4.3完善监督机制
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建立并完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的减少变电站的倒闸防误操作,提升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能力,并对变电站的危险点有效预防。在工作开展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操作票才能进行操作,否则不能进行操作。进行监督工作时,需要技术人员严把质量关,做到全程监督,小心操作,保障变电站的安全供电,尤其是重点监督重要环节。例如,闭合三相隔离开关时做到三相同步而且闭合到位,防止因电路震荡和触头松动而导致变电站的安全事故。严格执行变电站操作监督制度,严格把操作按照要求做到位,严格实行质量监督制度,及时发现纠正操作中的不正确行为。此外,提高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非常重要,进而大大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5结束语
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城市供电实际效果。在上文中,我们对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工作当中能够引起重视,以科学管理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电网运维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芝屹.关于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13.
[2]马晓丽,张晓蕾,陈珊.基于云平台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J].电源技术,2016(09):44-46.
[3]王吉文.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通讯世界,2016(19):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