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的生态建设当中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深入研究相关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探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同时,结合相关经验,就环境影响评价在实际城市建设当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表达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重要性
引言
环境评价机制的深化改革,使得环评单位转变了传统环境评价理念。针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要求,相关单位应在明确现代环境发展需求的同时,对影响环境的外部指标进行具体的规定,利用网络平台及数字技术等实现对环境影响性因素的动态分析,为现代环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保障。
1、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工程的重要性
1.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环境工程的开端
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却将重要的环境问题抛之脑后,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恶化。环境污染是当前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其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前人们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影响到未来孩子们的生活发展。所以人们应当对环境污染问题加以重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人们来讲,显得有效陌生,但其中的重要性却直接关系到环境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成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整体环境工程的开端,只有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才能确保后期环境工程各环节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实施于工程建设项目中,在施工之前,环保工作人员对该工程的相应环境影响效果进行分析论证。按照环境要素对相应影响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含:大气影响评估、地面影响评估、水面影响评估、土壤影响评估、噪音影响评估、固体废料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等。而环境保护工程也是针对这些环境因素开展的工作,所以一项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估,不仅是后期环境工程的重要开端,同时也是整个环境工程的重要基础。人们应当正确看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且正视其重要性,以此确保环境工程的顺利开展。所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被视为整体环境工程的开端和基础。
1.2、监督作用
实际上,环境监测通过对项目建成前后进行相应的环境监测,即可充分将该项目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反映出来,还可以监测出项目实际是否相对于水、噪声、大气等环境评价内容发生改变,从而为客观地参考环评报告结论、为企业的环保验收整改提供更直接的依据[1]。
2、加强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策略
2.1、确保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能够使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加的优良,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这样就可以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也对于环评的方法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相关的人员在制定建设规划的过程之中,就需要针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行之后造成的影响进行实际的分析,并且获得相应的结论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该如何改善不良环境与改善城市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过程之中,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有可能会导致环境受到损害的因素,并且合理科学的进行整顿,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加强城市与生态的完美结合,确保相应的建设规划可以达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2、推动部门联合,建立动态沟通机制
环评管理部门与审批部门应深化与监管、社会组织及相关部门的联合,建立动态沟通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评工作,提升环境影响性评估报告的科学性与真实性。在与监管部门沟通过程中,审批部门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在适当的节点让监管部分进入审批工作,如此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提高后期的监管效率,提升环保监管部门执法的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搜集环评数据,工作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动态追踪,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实现信息资源的交互,打破环保测评、审批与监管等部门的信息孤岛现象,提升信息管理、分析、归纳与总结的效率。环保部门可以针对各行业实际发展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与数据库,通过动态监管,为环境污染的实际治理方案、实行提供可靠的参考[2]。
2.3、加强监督环境
环境监测单位需要加强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可以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权威专家参与到环境监测的工作中,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与工作效率,防止环境监测工作中出现数据不准确、监测工作不得当、不全面的问题,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
2.4、调整人才的教育与培训计划
我国一直都比较缺少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而且有关部门在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过程之中,由于素质相匹配的人员非常有限,所以,在政策的实际实施之前,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或者是岗位上的调整工作。并且针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文件进行普及性的培训与解说,让环境问题与城市规划的问题可以真正的融入到一起,使得环评工作的影响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也可以让有关人员加深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与其中包含的深层含义[4]。
2.5、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想要加强环境工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应当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有效解决方案,在法律层面给予弥补,以此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中小型建筑施工单位不仅没有良好的环境评价意识,而且部分单位甚至越过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直接开工建设,针对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时,应当对该现象制定出相应有效的处罚措施,确保在改善当前问题的同时,为后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社会上各行各业皆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是如此,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需要加强评价力度,而且还要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加强监督和管理,若建筑设计环节中出现影响环境的情况,则需要设计人员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出相应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此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还要加强与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之中,明确划分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以此保证各施工环节皆能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影响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监测始终贯穿其中,无论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初期、建设过程、运行过程还是后期评价,以上这些工作环节始终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数据支撑。由此可见,对于整个环境评价工作来说,环境监测不仅提供了技术基础支持,同时也将监督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赵雪.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3):29-30.
[2]李玉红,廖学品,王安,戴若菡.基于LCA方法对毛皮加工过程的环境影响评价[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0,30(02):6-11.
[3]陆海兵.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的审核与判断[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3):134-136.
[4]来永凯.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3):164-166.
[5]袁素红.城市化进程中大气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