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控管理安全运行的隐患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5期   作者:徐松松 张勤 王飞
[导读] 电能的可靠供应及电网的稳定运行,都需要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及工作状态
        摘要:电能的可靠供应及电网的稳定运行,都需要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及工作状态,采取科学的调控策略。电网调控管理是电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电力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电网调控管理。本文简要阐述了电网调控安全运行的隐患,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电网调控管理工作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调控;隐患;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我国当前的电网运行依旧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电力安全。电网调控是电网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电力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网调控管理水平,维护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一、电网调控安全运行隐患
        (一)计划编制安全隐患在我国的电网调控工作中,缺乏对现代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得电网调控的自动化水平严重不足,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编制周期计划时,依旧采用人工编制的方式,严重影响了该项工作的完成效率以及安全性。传统的人工计划编制方法,不仅对电网约束条件设置了更多制约因素,使经济运行安全性大大降低,同时也增加了编制人员的工作量,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人工编制的方法使得计划中的各项信息缺乏时效性和有效性,人为操作难免出现失误或差错,增加了调控工作的难度,既浪费了人力资源,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外围影响因素隐患
        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影响电力控制计划有序推进的外围因素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电力市场的调度节能发电工作、购电交易、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等,都影响发电系统计划的正常推进,甚至带来电网安全隐患。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影响电力系统检修工作的正常进行,使电力供应失去平衡;其次,发电企业调度工作难度逐年增加,一些购电交易合同难以如实履行。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电力系统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电力企业若不能清晰意识到这些影响因素,没能对此进行有效分析,最终会造成调度计划无法推进,降低电网运行安全性。
二、加强电网调控管理的措施
        (一)继电保护的调控管理电网安全运行是维护供电稳定的重要基础,而继电保护则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根基,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动作,有效避免故障继续扩大造成安全事故,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继电保护也无法保证电力运行的绝对可靠,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事故防范工作的良好进行。第一,三个管好。首先,管好控制保护设备。电网控制保护设备是电网调控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区分不同型号的电网调控设备,不仅能够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也能为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的设备检修和保养提供便利。其次,管好直流电系统空气开关。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直流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系统存在异常,应立即做好记录并汇报给检修部门。此外,应明确空气开关管理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利用双重编号管理空气开关。最后,管好压板。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中,压板发挥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企业应加强压板管理,在压板的应用过程中注意合理性。除此之外,对于压板的投切,电力企业必须编制报表,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也要做好记录,检查压板情况。更换新压板时测量电压值,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第二,三个检查。首先,送电后的检查。送电后不但要确认电流表是否有指示、断路器是否已经全部闭合,还应确定保护、位置灯显示为红灯。其次,停电后的检查。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断路器,确认其已断开。

此外,还应确认位置灯显示为绿色。最后,跳闸后的检查。跳闸后的主要检查对象为断路器的状态和性能以及保护动作信号。
(二)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调控管理
        第一,规范电网运行方案。电网调控管理方案的合理制定,不但为电网调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明确了电网调控管理方向,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起到了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电网调控管理制度尚不健全,管理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依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案,将电网调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此外,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应充分、全面的了解电网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电网调控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电网调控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分析。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电网运行方式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电网母线和双回路的分析,一定要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三,制定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应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尤其是严重影响电网运行安全的故障,必须提前提出解决对策,定期进行反事故演习。一旦发生电力故障时,能够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三)提升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加强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培训。调控管理人员是电网调控管理的主体,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成效。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其综合素质。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派遣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手段,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企业开展专题讲座。企业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可以在讲座上与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出自己的疑惑,丰富专业知识储备,使其能够加强自动化调控水平,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周期计划的智能编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电网调控工作效率,使计划中的各项信息更具时效性和有效性,避免人为失误和人力资源浪费,降低调控工作难度,也能显著提高电网调控的安全性。此外,电力企业还可以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于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工作中出现误操作等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人员给予适当惩罚,有效调动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加强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的沟通。为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电网调控需 24 小时不间断进行,这就要求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交流,尤其是在工作交接等重要节点,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交接记录,一旦发现存在故障或安全隐患,应在第一时间上报检修部门。此外,电网调控管理人员应严格履行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自身行为,避免调控管理工作中出现人为失误,坚决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电网调控管理人员还应重视电网设备的检查及维护。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不仅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电力企业节省成本,还能确保在第一时间避免故障的发生,进而确保电力运行安全。
结语
        电网调控管理是维护电网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电力企业只有不断提升电网调控管理水平,确保电力资源的稳定供应,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继电保护、电网运行方式的调控管理,并通过培训等方式,促进电网调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运行环境。为避免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黄勇平 . 试析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7(2):184-233.
[2] 李冬梅 . 如何加强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 [J]. 通讯世界,2017(6):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