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气工程领域,电气自动化既能优化传统电气工程,避免系统存在的集成性不强、网络架构不统一以及受主观配置影响等问题,又能扩大应用范围,如远程监控、电网调度以及变电站等。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应用
引言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电气行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顺势而生,在电气工程行业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气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气工程的建设。但是要发挥电气工程的优势,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科学应用很有必要。
1电气自动化应用原则
1.1集中式监控设计
在集中式监控设计理念当中,在电气工程应用方面有着便于运行维护和操作简单的特点。集中式监控理念以一个中央处理器为主要的控制系统带动各个部分进行电气处理工作。在处理的过程中由于中央处理器的负荷过大,这种运行方式会增加处理器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处理器的工作速度,影响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计算机主机监控多个电气工作对象,由于监控对象数量的众多以及电缆线数量的增多,使得主机的工作效率降低,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成本投入。在集中式监控设计理念当中会采用隔离刀闸闭锁操作,在断路器连接上面采用硬接线多方位设置。由于接触点在连接上面会出现接触不到位的状况,会造成整个电气工程的设备故障,使电气工程的整个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同时,由于接线中二次接线具有较大的复杂性,连接上具有大量交错的部位,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的工作量较大,检修过程较为繁琐,整项工作较为复杂。
1.2远程监控式设计
在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当中,能够有效的节约电缆的利用量同时能够计算出电气工程当中所应用到的安装材料数量,有效的减少施工过程当中的浪费,从而降低相关的施工安装费用。这种设计当中各项目之间的组合较为灵活,各设备运转过程中的配合率高,施工难度教小,可靠的率较高。由于电气工程当中对网络的要求较高,整个电气工程当中的电缆设备较多,在远程监控式设计当中,当网络运行不通畅时,电缆当中的传输速率较低,资料传输较慢,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传输效率。因此在应用过程当中,远程监控式设计适用于的电气规模较小的项目当中。
1.3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
现场总控式监控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项目的环节进行应用,根据各种环节当中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设计。现场总控式设计在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减少设备的使用数量,主要通过通讯设备对各个电气环节进行连接,同时能够对整个施工的现场进行监控,有效的减少对施工的人员使用。这种设计利用网络将各个设备之间进行独立的连接,在网络结构的设计上较为灵活,各环节的运行较为独立,工作过程当中不会由于几个环节的故障影响其他工作环节。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2.1电网调度
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是依靠服务器和相关系统来完成,凭借经济调度,保证电网的稳定安全是其首要功能;另一功能是实时监测及分析相关运行数据,完成对电力系统负荷的自动预测;再一功能是依靠相关数据,能够快速寻找到电网系统发生事故的地点,有效提高了排除故障能力,有助于提升电网调度中心的办事效率,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传统技术的电网调度能力较低,只要电网系统产生故障,往往易发生大范围及长久的停电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后才可维修,费时且费力。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控制,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可凭借数据库,大致评估将来某段时间的电网系统,用电量可得到实时平衡。即使出现了用电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定位故障点,就近快速排除故障,从而减少损失。由于传统的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能查出原因,电气技术非常容易干扰整体电气工程,此过程极有可能产生偏差,电气自动化技术则能够给于高效解决。通过实时的监控电气设备,采集及分析数据,潜在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发现,防止故障的产生。由于具备灵活性,能够快速及准确寻找出故障点,防患于未然,可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维护设备的费用。
2.2变电站
变电站的工作,大部分是通过人工操作而实现的,部分数据上的误差产生难以避免,以至于降低了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想要避免此类误差,通常采取人工24小时的轮班,结果是严重浪费了人力资源。采取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的监控电气设备,同时把监测到的数据传到终端,此方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还有,应用计算机对电气工程中的运行实现自动控制,无人值守代替了24小时轮班,既能够缩小数据误差,又可避免浪费人力资源,变电站工作的可靠性得到加强保证。目前,智能化技术替代以往的手工操作,微机化替代陈旧的电磁式,使得整个操作过程能够做到完全可视化,结果一目了然,满足了现代化工作发展的需要。
2.3发电厂
发电厂的监控系统是凭借太网、过程控制单元和相关数据通讯网得以完成,布置形式为分层结构。过程控制单元指实时工作的单元,凭借实时监控运行过程单元的脉冲量和热电阻等数据,并且给于及时处理,最终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由于控制系统属于分散性质,显示及操作功能能够得到集中。一个工作站存在两种模式:一个是工程师,另外是运行员。设置系统参数为工程师工作站主要的职责,以便维护系统的工作运转;接收实时的信息及对指令的发送为运行员工作站的主要的职责,同时把整合的相关信息传送给工程师工作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甚至于能够生产过程动态监控设备,使得系统能够相对比较安全稳定运行,也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控制工作。
结语
在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是电气工程创新发展的动力,而且是电气工程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的技术支撑。以电气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形成的不同技术为参考标准,在电气工程发展过程中,既能增强电气工程的运行能力,又能提高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为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积累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侯思文,林岩.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9(12):35.
[2]?刘敏,宋俊丽.对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