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呈上升趋势发展,推荐了建筑业的加快脚步,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强化了环保意识,在生态绿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在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治理成为了现今工程的重点。基与此,本文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出发,重点对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加强水利工程河道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施工技术
引言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最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得到相应增加,但是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破坏了水体。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生态护坡技术不仅具有防洪抗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美化环境,除此之外,使用生态护坡能够和周围环境生态系统进行密切联系,进而推动生态护坡健康稳定的长远发展。
1河道生态护坡的主要功能
1.1防洪抗旱
水利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将生态护坡技术作为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应用措施的不断成熟以及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质量也不断提升,从而促使其稳定发挥作用。通过完善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构建,能够帮助进行防洪以及抗旱。在生态护坡技术下,河道的水流能够被科学的调整,并符合水域实际。而当遭遇洪水时,由于生态护坡工程中含有丰富的植被,因而能够对洪水侵蚀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挡。而在气温较高的季节,生态护坡工程中的植被还能够释放自身的水分从而对河道内的干旱状况进行有效缓解。
1.2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生态护坡和传统护坡工程之间最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既有基本的防洪固堤功能,又可以维系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生态护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第一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按照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物种之间生态平衡系统,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鉴于这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而实现河道护坡植物和周围植物的和平共处,进而完成生态护坡物种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河道环境的损坏。
1.3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材料选择
通常情况下,生态护坡材料应尽量使用本地的材料,也就是说,生态护坡一般是通过林木种植、草皮种植等方式进行构造的,这也体现了生态护坡环保性的特点,因为在地面上种植草木之后,可以利用植物的根系增加岸坡的稳定性。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程度就会被生态护坡削减,在进行生态护坡的施工时,相关人员应对护坡种植植物的品种以及各种植物之间的平衡性进行考虑,合理搭配各种植物。
2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要点
2.1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质制定网格结构规划,精心设计网格生态护坡,把植物种植网格正中心,构成具有综合效益的网格生态护坡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实际工程中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其具有的综合效益。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难度较高的技术,所以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同时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供观赏。然而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而言在适用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预算设计等,全面考虑护坡资金的可承受能力,结合不同时期的护坡发展状况优先选择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2.2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技术也能够实现对河道坡体的有效防护。
在应用该技术时,工程人员需要在搭建混凝土框格,并在其中浇筑无砂混凝土,在无砂混凝土中,植物可以借助其孔隙进行生长,从而植物能够与混凝土结构有效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混凝土结构下的生态护坡系统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可以对生态型混凝土进行分类,即土工格室层和有机客土层。有机客土层主要包括生物性添加剂、草炭、石子和保水剂等,在施工时,要将该层连接到坡面原状土壤中。而在生态型混凝土土工格室下,植物在其中生长时其根系会逐渐扎入下部土壤,通过根系的不断稳固,能够与坡面形成相应的竖向网状结构,接着植物的根系会不断的纵横延伸,从而能够形成三维立体根系网,此时,喷播层便能够与坡体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在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还会在其中增添能够提升土壤生物活性的添加剂,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土壤碱性,使土壤微环境具有更高的活性;最后,若使用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在设置网格时,采用砖石混凝土砌块或现浇混凝土结构材料,在形成网格后,要将腐殖土填充之中,以满足植物的栽种要求。在网格生态护坡中,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活力,而在进行网格生态护坡施工时,工程人员应关注采用新型技术,即现浇网格护坡技术,以此提升网格生态护坡的建造水准。
2.3植物生态护坡采用植物土壤固结法
开展生态护坡时,通常要选取的大量根系发达且容易延伸生长的植被来种植,避免土壤条件恶劣破坏植被,这对土壤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绿化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操作阶段,要勘察现场种植条件,对于如何控制和保护河坡植物后期情况,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并适应环境的生存要求。就植被物种来说,应当尽可能地选用搭配不同类型的植被来完成,因为多样性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性,这对于改善土壤固结的效果大有好处,提升护坡的安全稳定性。
2.4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
在河道生态护坡设计施工时,要根据河道的行水条件、河道岸坡土壤类型、当地的气候等因素综合论证,充分保障河道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前提,将生态护坡上种植的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将植物的特点发挥出来。因为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植物具有净化功能,可以有效地将这些污染物进行新陈代谢,恢复水域的生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各种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此外,通过对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除了缓解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污染之外,还可以减小水流对岸坡的冲刷,有助于保护岸坡的稳定。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壤类型、降雨量大小,选择适合当地的树木进行栽植,达到绿化美观的效果。
结语
在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思想下,水利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时则要将工程的生态效益作为工程整体效益的重要衡量指标,并积极的对其进行贯彻落实,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具体的河道生态护坡的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应积极的采取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包括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生态型混凝土护坡技术、河道生态护岸施工技术以及植物生态护坡采用植物土壤固结技术等,通过对技术适应性的了解,合理的对技术进行应用,严格把控技术细节,全面提升河道生态护坡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华.生态护坡建设在水利防洪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23):235.
[2]孙夫建.防洪工程中生态护坡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07):145-146.
[3]马永波,费利霞.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10).
[4]叶小金.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比选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
[5]古广玲.生态护坡施工在水工大坝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6).
作者简介:
姓名:任艳丽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1年9月
工作单位:菏泽市洙赵新河流域工程管理处
通讯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南京路南段菏泽市水务局
邮政编码:274000
职称:工程师
联系电话:1570530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