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4期   作者:陈林
[导读] “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这已经成为了所有教师共同的研究课题。

         内容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这已经成为了所有教师共同的研究课题。而我的执教理念就是让我的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可我知道要让他们都能学会自己学习,难度不小。 因此我必须付出很多很多,也应学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吸引和引导我的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我知道这条路很艰辛,但我会坚持走下去。
         关键词:生本  学会学习  乐于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这已经成为了所有教师共同的研究课题。或许,很多教师和我一样,在学习与比较中,忽然感到有些迷茫——“数学课,究竟该怎样上?”无数次,我问我自己,也问我身边的同行。就小学数学而言,内容知识点多,而且数学课枯燥,怎样让贫困区的孩子,尤其是大部分的留守孩子怎样来学好数学课呢?留守的孩子,常常放学后在家是由不识字的爷爷奶奶监管,要想像城里一样家长辅导孩子,那是不可能实现的!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
         “让孩子学会学习!”这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但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的学生,正是个性开始张扬且独立自主的年龄,要让他们都能学会自己学习,难度不小。其实,不管是领导,还是同行,大家都有些质疑。因为像我们这样贫困地区的孩子,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极大,且自觉意识很差,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很难保证认真学习,何况让孩子们自己学习呢?我知道这很难,但没关系,“万丈高楼平地起”,我想,只要我去试,去做,滴水穿石,日复一日地训练,孩子们总能进步的!
         在本次学校组织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按照自己平时所累积的点点滴滴的训练方式,执教了一节“生本教学”模式的数学课。在这节课上,我首先就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之后,我采用“导学提示”的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如必须理解几个概念,性质的推导过程等等,这样让学生指导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也明确提出合作的内容及要求。甚至是展示交流环节,也提出了明确的倾听要求,这样的一些提示既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也逐渐地培养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短短的一节课,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定义、性质的理解的任务,大部分学生还完成了熟练应用任务。尽管任务达成率不是百分之百,但起码保证这节课是“有效”的。
         课后,很多教师说,这样上课似乎少了些许“数学课”的意味。是啊,教师没什么过多的语言,也失去了那份对定义、性质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有人说,这样的课堂似乎有些程序化了,因为基本学生熟悉之后都能按照这个模式开展学习,这似乎也让课堂失去了“数学课”特有的魅力。不可否认,这些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我却依然为自己的课堂而兴奋:因为我知道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因为我知道:我们班的孩子也是能够自主学习的!而我所希望的就是孩子们能学会自己学习!数学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多,所以课前的预习尤为重要,只要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去学习,那么,这些留守的孩子,即使没有家长的辅导,他们也能自己学习,搞好预习,这正是我的目的之所在。
         当然,在这节课上,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差异性问题,同样的学习目标,部分学生或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但部分学生或许需要20分钟也完成得不够好。所以,在这种自主学习课堂中,“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怎样让每个学生都能用好40分钟,让每个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保证能“吃饱”“吃好”,这是未来我要重点努力的方向。另外,我也知道,数学课堂不能一直是这种约定俗成的模式,毕竟,孩子们需要新鲜来维持学习的兴趣。而且课堂本身也不是约定俗成的,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课堂的风格也是多变的。但总的来说,无论课堂怎样变化,“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这个宗旨是不会变的,只有让孩子们自己会学习了,自己爱学习了,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才是真正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所以,今后我会进一步改造自己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不光自己会学习,更要努力让他们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是根植于爱的[J]. 吴胜生.  江西教育. 2005(17)
         2.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M]. 朝华出版社 , 宋天天, 2008
         3.育人三部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 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