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有着夯实基础、加深记忆的重要作用。新课改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奥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因此,核心素养下,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在分析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尝试性的策略与建议,希望对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养成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思维训练
引言:教师应从实际生活入手,协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新思维,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后续的深层次学习做好准备。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写作教学占据关键位置,不仅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还考查了学生的词汇积累量、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等,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身为初中英语老师,必须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利用写作教学的深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联系实际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之所以学生在面对英语写作时存在兴趣不高的问题,不仅是因为困难心理和畏难情绪,还因为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相连甚少。本身英语就不是我们的母语,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再加上很难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缺少熟悉感,导致学生很难被教学内容所吸引[1]。长此以往,会形成抵触情绪和厌烦心理。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学。
例如,学习一般过去时态时,就是即可让学生围绕身边的事物写出自己难忘的经历。有学生写道:I took my brother to the supermarket, and all of a sudden, my brother……这就是学生围绕实际生活所进行的英语作文写作,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由此来看,教师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给予学生适当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自行选择写作内容和话题,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经历,率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然后再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进行更加细致的英语写作教学,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写作的乐趣,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写作中更好的理解并应用过去时态。
二、传授写作技巧,培养思考能力
核心素养下所开展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要就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模式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巧。英语写作技巧一直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在讲述与写作技巧相关的内容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要尽可能的教会学生利用实用的写作技巧[2]。
例如,让学生围绕“自信”进行写作时,就是可以首先围绕“自信”提出几个问题:(1)What does confidence mean to you?(2)What is confidence?(3)When do you feel most confident? 让学生顺着这个思路判断题意并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意识到,应在写作之前就题目中的提示要点进行分析与了解,并围绕其中的重点展开写作。这种写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避免偏题、跑题等问题,还可就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写作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另外,分析题意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落实素质教育,培养交际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素质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并在学习技能、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的应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和原则,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避免学生学成“哑巴英语”,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用于写作和沟通。
例如,写作之前,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Try to agree on an English paper outline and discuss your own outline in groups. 这不仅为学生创造了适当的情境用于讨论和交流,还可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提纲,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与核心素养和新课改的要求相符。
结语:大多数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较低,远未达成预定的目标,这是因为学生的日常训练有所不足,加之其综合素质较低的影响,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改善,这也给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一定要利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开展英语写作教学,让学生的思考能力与逻辑意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仕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J].英语广场,2019(7):164-165.
[2]刘晶.与时俱进,精准教学——精准教学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浅析[J].海外英语,2019(1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