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探究能力。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兴趣化教学,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兴趣化教学
引言:
兴趣是指导学生学习的第一驱动力,学生对于化学学科产生兴趣,才会主动自觉的深入学习,进而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运用兴趣化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各种各样的策略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保持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获取与学科相应的能力和素养,进一步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拓展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以教材为主,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且在课后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练习,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过于刻板,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讲解方式过于平淡
高中化学学科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且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由于这样的学科特点,学生难以对抽象的化学知识有着更加具体的理解。如果教师在知识点的讲解上过于刻板,学生会感觉化学学科难度较大,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并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学习任务重,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拖堂”现象,这样的方式更加加重了学生的厌烦情绪。
(三)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只以考试成绩为参考,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对于化学学科的兴趣。在这样的评价理念影响下,教师没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态度出现两极分化的特点,而学生也受这种评价模式的影响出现成绩的两极分化,最终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涵。
二、高中化学课堂兴趣化教学模式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学习情境能够使学生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课堂体验中,能够更好的理解化学学科中的抽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就是在课前导入阶段可以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实现兴趣化教学。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关注营养平衡》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在课前导入阶段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了学校食堂的两张菜单,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情境,进行启发式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观看了PPT课件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学校食堂的菜单上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据此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通过引导,进入课堂学习,利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兴趣化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化学问题,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化学学习内容的探究,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探索生活中的材料》教学实践为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为学生讲解了合金的概念,接下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分析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合金制品,结合自己对这些核心作品的了解,探究它们有哪些性质,思考合金为什么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利用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入探究和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灵活运用,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化学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同样,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为实现兴趣化教学提供了可行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更好的实现兴趣化教学。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程《获取洁净的水》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用烧杯盛取河水,加入绿矾搅拌后静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有少量的胶状物出现,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在另一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PH=9,再加入绿矾搅拌后静置,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有沉淀物析出,再在第3个烧杯中加入硫酸铁搅拌后静置,学生能够发现有沉淀析出,教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带领学生总结水的净化过程。
(四)在教学评价中保持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丰富评价的内容,注重过程性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寻找成就感和满足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保持长期的化学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建立化学课堂兴趣化教学模式,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前导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探究性活动,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让学生从实验中增强学习体验,并且通过教学评价巩固兴趣化教学的成果,使学生在此过程中维持长期的化学学习热情,通过这样的模式建立有效的兴趣化化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廖宏珊.中学化学有效教学之信息化教学[J].中学教学,2017(07):32.
[2]夏邵韩.兴趣化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