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小学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数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的双向活动,讲究的是教学艺术和创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交流活动中起到组织、引导和参与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和作业批改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心理
引言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数学作为小学的三大主课之一,在小学生的整体成绩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式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全面制定和设计数学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接受程度,从而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在教学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理解难、学习难的情况,要及时与其沟通并加以指导,明确学生错误原因,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
1小学生出现学习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
1.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不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注意力和兴趣降低,会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甚至会导致偏科。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会加重学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后期的学习将难上加难,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2.家庭环境因素,根据往年的调查资料可知,在农村,很多小学生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不能陪在孩子身边。由于家长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会感到低人一等,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上也会随之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有的学生甚至因此出现了一些极端不良行为,如欺负同学、破坏公物、顶撞老师等。3.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虽然新课改正在全面深入地开展,并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但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分数仍是判定一个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这种判定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技能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的考查,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2结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2.1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源动力之一。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才会有求知欲,有兴趣去思索、分析,这样学生才能秉承核心素养导向,激发自身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用多媒体、Flash动画等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课堂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产生怀疑,就能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如讲“圆锥与圆柱体”一课时,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圆锥、圆柱体的Flash动画,动态展示圆锥、圆柱体的三维立体图像。学生观看Flash动画后,对圆锥、圆柱体的图形特征、概念等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接触并学习后产生怀疑---“圆锥和圆柱体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2.2从培养学生的思维中体现创新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教师能够从新课标教育教学中进行教学总结,通过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个性化提升的过程中有组织地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教师设置一定的数学探究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当中学会成长和探索。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时间和权利进行主动学习和摸索,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技能和积累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周长”这节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举例让学生思考:一个圆形的饼干让蚂蚁发现了,于是蚂蚁想把圆形饼干驮回家,蚂蚁需要先计算圆形饼干的周长,同学们能够帮助蚂蚁确定这个圆形饼干的周长吗?要通过怎么样的周长计算方式才能得到呢?教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欲,就要引导学生在思考当中掌握一定的答案,并对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记忆,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从而逐步完善学生个人学习思路,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意向。
2.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具体的概念,认为数学知识缺乏趣味性。在课堂上,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过于传统,理论性过强,不适用于现代的小学生,容易让小学生感到无聊乏味,形成压抑的学习环境,这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影响了数学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因此,数学教师应提升课堂教学技巧,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教师要灵活运用幻灯片、视频、游戏、活动等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这一例题:“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那么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这一题进行分解描述:“同学们,老师想要为自己的办公桌换一把好看的椅子,店老板对老师说一张桌子的价钱比一把椅子的价钱多出288元,并且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老板说如果老师能够算出椅子多少钱,就免费送给老师一把椅子,可是老师觉得这一题太难算了,你们能帮帮老师吗?”这种半问半请求的提问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当学生解出一把椅子的价钱是288÷(10-1)=32(元)时,学生做题的兴趣也被调动到了极致,老师可以接着询问他们一张桌子的价钱是多少,激发学生思考,发散他们的思维。
2.4创建民主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就像我讲你听,没有和你商量的余地。若是学生不听或无意间打乱教学秩序,教师动不动打击批评。如果我们教师在师生关系上不改革、不创新,不制造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则无益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教师应该注意到,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配合中完成的。在这里,良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尤为显得重要。这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学素养,更重要的是由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够被教师、同学平等看待,要能被信任和理解。只有达到这个条件,学生才能在讨论小组、同学交流及师生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对某块知识的理解思路,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能够有自信心去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这样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宗琪.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125.
[2]曲健楠.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7):143.
[3]梁秀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文渊:高中版,2019(4):548.
[4]周小青.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12):312-313.
[5]林美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读写算,2018(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