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陈佳敏1 程广林2 郭永刚3
[导读] 乡镇小型水利工程不仅承载着防洪抗旱的光荣使命,而且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
        摘要:乡镇小型水利工程不仅承载着防洪抗旱的光荣使命,而且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保障。就目前形势看,多数乡镇小型水利工程出现年久失修的状况,一些水利设施完全陷入瘫痪状态,无法正常使用,既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损害了农民的个人利益。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工程竣工后期的管护力度缺失,因此,本文着眼于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现状及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现状;对策
        引言
        我国是水稻大国,在水稻的生产中,灌溉水是最重要的原料,灌溉水的来源主要就是小型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在提供农村农业用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饮用、灌溉、饲养动物都离不开小型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一些水井、小型水库、小型灌溉工程等。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农村分布很广,极大地改善着农民的生活,但是,在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为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十分的分散,集中管理的难度非常大;也因为小型水利工程非常的小,在投资、建设、规划的过程十分的烦琐和复杂,缺乏相应的统筹布局,也限制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但是,小型水利工程对于改善农村用水条件和促进农村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现状分析
        1.1产权监管和工程维护
        首先工程产权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合理。通常来说小型水利工程是由国家政府单位和众多群众一起建设的,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经济体系逐渐改革,从我国开始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到现在,国内众多农村就逐渐推出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位置,土地逐渐开展户经营的模式,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逐渐开始发生产权模糊现象,并且,小型水利工程后期的维护工作也缺乏专人负责。其次,维护经费严重缺乏。小型水利工程内各个方面所展现的明显特点,因此,国家政府单位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没有获得注重,里面,工程管理经费没有全部发放,里面和工程有关的部门,村民压根没有这方面的经济水平,在这样的环境下,水利工程就一直存在长期缺乏管理、维护,损耗慢慢加剧的环境下啊,这给国内小型水利以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2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持
        部分地区如今仍然缺乏水利工程的资金和技术,对水利工程本身的重要性认知有限。在国内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过程中,调查研究不足,设计中存在不规范,对于建设及基本情况掌握有限,以至于最后的工程质量不达标。这也源于施工团队中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技术比较薄弱,建筑材料的质量受资金限制也不高。一些地区存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过于低的问题,仅仅能够满足基本的灌溉条件,而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
        1.3管理权限不明确,基层缺乏责任心
        乡镇小型水利工程一般由大沟、中沟、农田小沟等不同规格的配套设施组成,每一种设施的功能不同、作用不同、规格不同,部分乡镇在划分管护权限时,并未明确乡镇级管护单位的管护范围、村级管护人员的岗位职现以及联户管护人员的管护权利,这就导致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相互踢皮球的现象,部门之间、责任人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并急于甩掉管护责任,将皮球直接踢给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尤其是村级管护人员在明知道水利工程已经丧失部分使用功能后,仍然隐瞒事实真相,不及时上报,以至于事态逐步扩大,当上级主管部门插手管理此事时,不仅增加了维修资金,而且也耗费了大量时间。
        2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对策
        2.1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机制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全面实施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是时代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必由之路。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一直停留在单一的统一管理和粗放式、放任式的传统管护模式上。通过改革创新,组织开展了专业化、物业化和社会化管理、自治管理、委托管理等多种管护模式的试点,我国目前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已经有不少的地方实现了自我管理以及社会化管理的大跨度。

小型水利设施管护模式的单一化,已逐步走向多元化,全面落实水利工程专业(专人)管理,健全水利工程专业化管理机制。
        2.2因地制宜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前,应该对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同时,设计者应提前对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调研,对于当地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农作物的种类进行分析记录和研究,给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例如详细调查水源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流取水或提水取水。其中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会选择自流取水,包括了堤坝取水和无堤坝取水。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规划管理中,由于工程建设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农田规模的先知,要综合性、针对性地评估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和建设价值,同时尽可能减少工程占地面积,运用新型技术,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2.3注重监管,保证工程水平
        小型水利有关文件都要求开展严格审查,全部经过政府单位的审核后才可以根据有关要求正式进行工程施工,这里要求注重的问题为,必须要严格根据工程招标体系进行工程招标工作。其次,仔细落实工程监管体系。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部门要选聘专业的工程监管师来参与整个工程的监管,对实际施工步骤进行监管,构建健全分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如此才可以让所有的施工程序获得实际保障。另外,构建正确的工程合格检验体系,严抓质量关!
        2.4改善项目管理,提升运营管理
        项目管理的问题主要是缺少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这方面确实很难解决,如果招聘这么多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在建设成本上一定会大大增加。最好的办法就是由一个项目管理人员来统筹区域内的所有项目。然后,每个项目的合同、施工、监理等都由项目经理进行确认和签订,以此约束项目每个环节的进度和质量。在合同中,一定要写明奖惩措施,如果偷工减料、在正常情况下拖延工期,需要进行一定比例的经济赔偿。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现场的人员按照合同的内容执行并检查是否有误差。经过两层的把关制度,完善项目管理,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水平。对于项目验收后的运营管理,可以交由前面当地的施工人员进行日常的维护、每天巡检。由于前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了解工程原理,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处理日常简单的维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管理方来说,派驻专业人员成本太多,培训当地的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然后,设置区域专业组解决现场人员无法解决的难题是一种解决成本的办法。这种方法既给当地带来了持续的收入,也减少了管理方运营的成本,有助于投资方回收成本,建设更多的小型水利工程帮助农民。小型水利工程由当地人自己进行管理,在宣传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提升项目使用率、减少浪费。
        2.5拓宽筹资渠道,制订奖励机制
        面对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乡镇水利部门应当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发动基层农户与社会力量,广泛募集管护资金,同时,将水利工程运行与市场经济体制挂勾,利用租赁水利资源、出让经营权、个人承包等方式,回笼资金,用于水利工程的维修基金。此外,乡镇水利部门应当鼓励基层受益的农民,自行修复水利工程,并制订科学完善的奖励机制,以调动基层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繁杂的工程项目,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难点和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不断分析和优化,重视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工程建设、管理和人才中,因地制宜地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改建和建设,推动我国水利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彬煌.乡镇小型水利施工管护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25.
        [2]朱小娟.浅析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7(4):197-198.
        [3]翟卫锦.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