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寇会来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寇会来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的发展迅猛,为此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建筑施工也在朝着数字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和科技技术的发展迅猛,为此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建筑施工也在朝着数字化以及科技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时效性,对保障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对BIM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BIM技术;应用
        引言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我国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建筑形式的不足,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构件都是有工厂生产而成的,在构件运送至现场后通过施工人员现场拼装完成生产作业,这也体现了当前建筑业多样性、智能化、一体化的发展方向。BIM技术作为现代建筑领域信息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实现建筑信息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能提高装配式工程的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朝着绿色、节约的方向发展。
        1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项目主要就是将预制结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进而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除此之外,采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保障施工工期,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促使建筑工程如期竣工。在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构件,然后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构件的建造,再依据施工方案对构建进行装配。这一流程使得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化以及整体化的特点,既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能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十分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运用优势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将工程项目相关数据作为模型构建参数,借助数字化技术对建筑整体结构进行仿真模拟的构建手段。该技术具备。它具有信息完整、数据关联、数据一致、仿真模拟等优势。信息完整是在构建建筑结构模型时,需要采集大量初始数据,根据统计参数对初始模型结构进行生产,能有效提升施工过程建筑结构拼装的准确性;数据关联是该技术将所有数据信息相关性进行梳理,使所有施工过程更具有序性,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数据一致是该技术在进行结构参数统计时,将所有单位进行统一,减少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设计误差,提高设计方案的合规性;仿真模拟是该技术可以根据项目参数在软件中构建等比例建筑三维立体模型,根据模式相关测试结果能直观反映真实建筑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校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3.1用于预制构件现场管理的完善
        由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储存过程要求十分严格,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人力以及物力都有较大的消耗,所以在操作中需要特别小心谨慎,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更加重要,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减少各种差错的发生。若将RFID技术也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与储存过程中,并与BIM技术相互结合使用,就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RFID芯片具备较强的存储功能,将其植入预制构件中便可将涉及该构件的有关信息进行存储。然后通过对RFID芯片中存储数据的读取,不仅便于验收和物流配送工作的快速进行,降低其工作难度,提高验收的准确性,而且有助于施工作业人员根据构件信息详细检验其安装位置的具体情况,提高装配水平以及装配工作效率。
        3.2施工组织阶段
        施工组织主要由图纸设计和基础工作组成,虽然施工组织阶段属于较为基础的工作阶段,该阶段的工作水平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进度推进的稳定性。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该阶段提供详细数据支持,使项目方案设计合理性提高,提升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例如,某企业进行图纸设计时,考虑到设计图纸需要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的共同参与,于是安排现场勘察人员对建筑现场施工环境进行细致考察,利用BIM技术统一所有数据参数,根据系统分析结果进行图纸绘制,提升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另外,该企业利用BIM技术对材料采购顺序进行调整,将部分重要材料进行提前采购,同时对材料使用情况和材料性质进行标注,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3.3在4D模拟施工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要确保施工顺序,这是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一旦施工顺序出现偏差,不仅会造成建筑构件无法正常应用,而且需要对施工构件进行重新设计的制作,这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BIM技术模拟工程建筑构件施工,形成4D施工信息模型,这其中包含着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可以使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及各方面因素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有助于对施工进行协调和管理,保障施工工序,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3.4在运行和维护阶段中设备质量与能耗管理分析
        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后,不代表工程项目就此结束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进入到保质期与运行维护阶段,在这个过程中BIM技术仍旧发挥很大的作用,只需要管理人员借助预制构件中的RFID技术,就能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的全面了解,从生产厂家、安装、运输到施工都有详细的信息资料。在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能根据建筑信息模型所提供的信息了解具体的情况,明确责任划分范围。除此之外,使用BIM技术还能降低传统运维管理的不足,实现绿色化的运维管理,通过对BIM综合信息的了解,做好建筑物材料消耗检测等工作,依据BIM技术所具有的分析、处理功能,找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3.5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BIM技术,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识别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提前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通过BIM技术还能对工程的施工进行动态模拟,这也有助于防范施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对施工进行模拟,可以在模型中直接将安全隐患的影响反映出来,进而为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使管理人员了解安全事故有可能造成的损失。BIM技术的模拟功能还能帮助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依此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督,进而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有助于提升工程施工的协调性,并对施工人员起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作用,促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作为现阶段较为新型的一种“集成式”建筑,在其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装配式建筑节能、环保的整体水平。因此,为使BIM技术以及装配式建筑工程更好的结合与发展,有关工作人员应全面总结BIM技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并拓展其在装配式建筑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推广这二者相结合的示范项目。
        参考文献
        [1]何玉枝.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9):83-84.
        [2]任哲楠,王占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18(22):78-79.
        [3]李江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