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设计工作对于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也是如此,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城市的扩张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功能建筑的稳定性。但是在目前的设计工作中,因为土木工程设计的选择、方法、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施工单位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提升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困难,也就使得工程建设的整体过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自身问题的分析工作,查找原因,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改进设计方案,从而为工程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与策略?
引言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木工程也在稳步的发展,而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工程参建单位要加强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关注度,积极采取新的结构设计技术,并加大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和监督,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最终全面提升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1土木工程建筑方案设计原则
1.1合理性
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方案的设计工作中,要通过对建筑结构基本情况的分析,来提出土木工程方案设计的要求,从而保证土木工程的功能性特点。安全性能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首要因素,需要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开展设计的工作。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将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需要在土木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方面进行相应的探析。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对整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力学分析,从而在实际应用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加实际的分析工作。尤其需要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的地址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工作,保证整体设计结构和地质条件的相适应,保证结构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保证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
1.2完整性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设计中,整个工程的完整性是影响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因素,即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不能够出现任何施工疏漏和施工缺陷。在制定土木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时候需要相关人员仔细分析各个建筑物的零构件使用情况,并强化对施工薄弱环节的重视,优化整个工程施工结构的设计。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在中存在的问题
2.1构造柱和承重柱的问题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想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就需要对梁、柱的结构进行科学全面的结构设计,以此来避免裂缝的出现,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工程设计当中,一些设计人员对承重柱和构造柱的定义不甚清晰,一旦发生地震等震动较大的现象,极易出现结构裂缝,严重的还会造成建筑倒塌,此外,由于截面积减小,在受到外力影响时很容易出现柱梁开裂,最终缩减建筑寿命。
2.2缺乏良好的工程耐久性
建筑的耐久性在相关标准要求中已经明确规定,良好的耐久性是建筑安全性的保证,是建筑在合理的使用年限内完成既定目标的前提。但是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周期往往较长且工程量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众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影响其使用寿命,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建筑结构耐久性不高也会导致建筑的维护成本增加,为了确保建筑正常使用,后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护和保养,降低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我们设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施工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且监理单位现场把控不严。
2.3地基规划问题
地基是建筑稳定性的基础保障,一旦地基质量不能符合要求,则会在施工中出现建筑垮塌,或是在建筑投入使用阶段现出楼体发生崩溃的现象,直接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针对地基的规划设计应当加强其合理性。
反观目前设计工作情况,其中一些设计人员不仅对地基缺乏重视,在实际设计中完全依靠主观臆断进行工作,缺乏对现场的深入了解,导致地基的材料选用和施工标准不能达到相关要求,甚至一些设计人员存在盲目设计的情况,仅凭借其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设计,导致方案缺乏针对性,工程产生安全隐患。
2.4施工图纸设计问题
设计图纸是整个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指向标,在施工图纸的作用下能够为整个工程施工建设提供明确的支持。但是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多数土木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在各个方面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施工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且无法对土木工程后续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在编订施工设计图纸的时候,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流程来对图纸进行审核和检查,使得整个工程的概念性和整体性补强。
3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策略
3.1注重承重墙和承重柱的结构设计
一座建筑承重柱的数量和建筑安全成正比,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建筑的要求也更高,所以部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就选用更少的承重柱,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最终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就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做到设计的客观精确,在保证设计科学合理的同时,加大对承重柱的重视度,全面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3.2增加结构的耐久性
耐久性分为自耐久和防护耐久。自耐久反映在组成混凝土的各个材料中,首先根据外部环境确定混凝土的抗渗、抗冻、防腐蚀等参数,然后选择合理的水泥品种、水灰比、砂石量和外加剂,并根据外部环境确定钢筋的保护层,这些构成构件的自耐久。防护耐久是在构件表面选择合适的附加保护层使构件与外部环境隔离从而增加自身耐久性。一般为保证构件的耐久性设计中二者兼用。
3.3提高结构设计安全性
第一,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建设高质量的管理队伍,从而在经验丰富、先进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之下,保证整体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在施工和管理工作中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第三,图纸设计需要在细致性方面大大提升。由于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工作术业有专攻,涉及的领域不同,也会在工作方面产生差距,两者的认识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的认识不足,也就产生了施工方面的问题。因此,图纸设计的详细性和通透性就需要进行提升,细节方面要进行解释工作,使建筑结构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3.4在工程施工中贯彻落实全局化施工设计理念
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施工人员着重解决整个工程施工整体性差的问题,即将全局化设计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整个工程施工建设中。在土木工程施工过中将建筑作为一个施工整体,按照整体性的结构计划来进行施工。在整个土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要融入整体性的施工理念,从全局角度上看待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将其中所划分的相关结构视为整体中的各个部件,采取相关设计手段使此类分支结构皆符合建筑结构、建筑风格,从而实现对整个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一体化设计。
结束语
近些年以来,国内土木工程建筑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建筑质量与设计质量却没有实现同步飞跃,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建筑设计企业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主动开展良性竞争,鼓励设计人员进行精细化设计,以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并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浩.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路径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1):112+114.
[2]朱裕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探究[J].居舍,2019(24):125.
[3]谢其江.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