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灌胃铅中毒小鼠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观察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是否具有排铅作用。方法 选用18~22g SPF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受试物组,共5组,每组10只。采用自由饮用醋酸铅水溶液建立铅中毒小鼠实验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5d。摘眼球采集血液,断颈处死动物,取肝脏、骨骼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铅含量。结果 高铅模型小鼠通过灌胃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肝铅含量、骨铅含量和血铅含量都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 P<0.05),且血铅和骨铅含量随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果对铅中毒小鼠有促进排铅作用。
【关键词】牛磺酸、维生素C、葡萄糖酸锌、小鼠、排铅
铅较易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中的铅能形成可溶性的铅盐并随血液分布在肝、肾、脑等组织器官,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组织器官中的铅转移
到骨性组织中,形成不溶解的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中,铅对发育中的神经系统损害尤为明显,对儿童的损伤尤为明显[1]。随着人们对铅污染的日益关注,食用促进排铅的食品对保护非职业人群所接触铅污染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牛磺酸是由含硫氨基酸转化而来的β-氨基酸亚磺酸类似物,研究证明牛磺酸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其中包括维持渗透压平衡、直接膜稳定作用和调节Ca2+稳态等,且对铅损害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以及对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2-3]。锌和铅、硒和铅都有互相拮抗作用,锌可使染铅大鼠脑和眼球中的铅含量降低到铅对照组的30.18%和54.17%[4]。维生素C具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螯合铅形成可溶性抗坏血酸盐,抗坏血酸盐从尿中排出从而阻止机体对铅的吸收,同时维生素C通过降低铅与某些生物大分子如 DNA 等的作用而减少铅毒性,明显降低血液、肝脏和脑组织中铅的浓度[5]。
本实验观察牛磺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锌三者的复配物是否具有排铅作用,为功能性排铅食品开发提供基础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受试物处理 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实验室自制,牛磺酸、维生素C、葡萄糖酸锌以6:2:1比例混合制成。
1.2实验动物 选用健康SPF雌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18~22g。由贵医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试验剂量 3个试验剂量以15mg/kg、30mg/kg、90mg/kg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灌胃,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
1.4主要仪器及试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醋酸铅等。
1.5试验方法 选用实验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设为阴性对照组、铅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试验期间,模型对照组、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3个剂量组自由饮用0.1%醋酸铅水溶液,同时3个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5mg/kg、30mg/kg、90mg/kg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灌胃量为0.2ml/10g。每周称重,调整灌胃量,
持续45d。于末次给予受试物的24h后,称量小鼠终体重。摘眼球静脉取血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血、肝和股骨称重定量,进行湿式消化,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铅含量。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 1 受试物对各组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由表1可见,各剂量组与阴性、模型对照组之间小鼠初始体重、中期体重和终末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ng)
2.2 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对各组小鼠组织中铅含量的影响 由表2可见,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肝铅含量、血铅含量和骨铅含量显著升高( P<0.05),说明动物高铅模型成立。低、中、高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肝铅、血铅和骨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各剂量组的血铅和骨铅含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png)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本研究通过建立高铅动物模型,给予模型小鼠不同剂量的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观察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对高铅小鼠的排铅作用,结果显示: 高铅模型小鼠通过灌胃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肝铅含量、骨铅含量和血铅含量都较模型组有显著降低( P<0.05),且血铅和骨铅含量随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剂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呈剂量-反应关系,表明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促进机体排铅作用效果良好。
本次试验结果提示,小鼠骨中铅的含量明显高于血液和肝等组织,这与进入体内的铅主要蓄积在骨骼中机制是一致的,因为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从呼吸道和
消化道进入机体,形成可溶性二盐基磷酸铅、甘油磷酸铅化合物以及和蛋白质的结合物存在于血液中,并随血流循环分布到全身骨骼、器官和组织,其中约有
90%以上的铅以难溶的磷酸铅[Pb3(PO4)2]形式沉淀在骨骼系统并蓄积在骨骼中,仅少量存留在组织器官和血液中,骨骼中的铅生物半衰期长达3个月左右,而在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的半衰期则约2周时间。牛磺酸维生素C锌复配物含有牛磺酸、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锌,抑制铅的吸收,加快铅的排出,是一个从多个方面促进排铅的功能食品。
引用文献
1.厉有名,姜玲玲.铅中毒病理生理机制的若干研究进展[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1,8(9): 8-11.
2.胡锦东,高秋华,余灯广,等.牛磺酸对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中国职业医学,2004年,31(2):38-40
3.姚思宇,赵 鹏,李 彬.天然牛磺酸对高铅动物模型铅含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8月,9(3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