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塌渍结合蜡疗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偏瘫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蜡疗及常规作业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中药塌渍治疗。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愈后情况,其中观察组的偏瘫通常采用中药塌渍、蜡疗等综合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塌渍结合蜡疗可以更有效得缓解偏瘫患儿上肢的肌张力、从而提高主动运动能力,对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药塌渍 蜡疗 偏瘫 上肢功能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 骼问题[1]。痉挛型偏瘫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型,患儿一侧肢体均受影响,上肢常表现为内收、内旋、拇指内收,严重阻碍了患儿生活自理。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康复门诊治疗的偏瘫患儿中,选取50例,将50例患儿按其就诊先后顺序编号,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4岁。观察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最小13个月,最大5岁。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
诊断条件及分型均按照第六届全国儿童康复、第十三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于2014年4月制定我国脑性瘫痪新的定义确诊为痉挛性偏瘫者,表现为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屈曲旋前、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扣等,能理解配合完成指令;并排除合并有重度智力低下、癫痫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破损、中药、蜡疗过敏等。且排除因特殊因素未能完整完成治疗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个患儿予以常规偏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蜡疗、熏蒸、痉挛仪)、作业治疗等,每项20-30min/次,5次/周;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做蜡疗的同时,加上中药塌渍,疗程3个月。
1.4中药塌渍结合蜡疗的操作方法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塌渍。具体方法:取药液150ML放入盆中,取纱布浸入药液中,让药液吸尽,然后敷在痉挛肌上面,再将熔化的石蜡铺在油布上,使其成为厚度为2.0-3.0cm的蜡饼,并冷却至45-55摄氏度,敷于肌肉痉挛部位,用纱布卷捆住,并用布垫包好[2],30min/次,5次/周,疗程3个月。
中药塌渍药方:海桐皮10克,鸡血藤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川续断10克,怀牛膝10克,木瓜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艾草20克,苦参10克,红花10克,山药10克。经我院自制剂室熬制成成品药液。
1.5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患儿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方法:①采用改良 Ashworth 评分方法评定痉挛程度; ②采用 Fugl-Meyer上肢功能分级评定患者手功能[3]。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对各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 ± s 表示,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痉挛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P <0.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月时明显下降 ( P<0.01),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痉挛评分比较(x ± s)
2.2 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月时明显下降 ( P<0.01) ,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比较
3讨论
脑瘫是由于发育脑损伤造成神经细胞元丧失,中枢神经生理协调障碍而引起随意运动能力减低[4]。痉挛型偏瘫是常见的临床类型之一,患儿患侧上肢、下肢的随意运动都受到严重影响,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的治疗重点应该着重于改善痉挛方面,只有降低肢体肌张力,缓解痉挛,才可以改善患儿上肢运动功能。常规的物理因子治疗(蜡疗、熏蒸、痉挛仪)、作业治疗等都能改善痉挛情况,从而改善功能。
2岁以下的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比价快的,这个时候患儿的脑组织发育依然不够完善,大脑也是处于不断的成熟和分化的阶段,这个时候给予运动和感觉刺激后,患儿的脑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可以再次促进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5]。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设定的刺激诱导损伤部位周围神经元重建相应的被损伤的功能,建立新的联络,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有效地恢复正常形体姿势。
中药塌渍古已有之,属于中医学益气活血法范畴,益气活血、舒筋活络、治疗痹症,解决肌张力亢进,是脑瘫康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脑瘫的病机为肝强脾弱,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药方有舒筋柔肝的作用,可改善肝强脾弱的状态,活血舒筋、温经活血行气。中药塌渍通过水中溶解药物,还能使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不仅有消炎止痛、免疫抑制作用,还能促进淋巴回流,作用到人体起到缓解肌张力、改善肌力的作用。中药塌渍对于机体的直接作用,可减轻后拘挛,使患者肌肉松弛,治疗师可以结合推拿、活动关节来降低肌张力[6]。蜡疗早已在临床用于缓解肌肉痉挛状态,有着明显效果。本次研究在常规基础上再加上中药塌渍,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肌肉痉挛状态起到更明显的改善,从而提高其上肢各项功能,促使其将患手由忽视的“无用手”转为“辅助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29 (19):1520.
[2] 王喜喜.中药塌溃结合蜡疗治疗痊李性脑擁患儿巧屈肌痊李影响的临床观察[J].康复学报,2016(02)
[3] 于兑生. 康复医疗评分手册[M]. 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3: 11.
[4] 周文萍,余波,陈文华,刘合建,陈世动,许军委,张雯,祁奇.肌内效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肌张力低下型偏瘫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10)
[5]汤新安,王人卫.肌内效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6]蔡小娥,黄真.肌内效贴在脑性瘫痪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