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业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及发展方向 王文波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文波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认识越发深刻,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林业和茶产业局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认识越发深刻,对林业资源的需求和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林业资源不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保护不到位和森林防火管理不当的现象。林业资源协调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探讨了林业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林业资源;管理保护;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国家的工作重点之一。林业资源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涵养水源、降低空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做到合理开采与利用林业资源。但是,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不重视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对林业资源过度索取与破坏,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为此,应充分重视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有效控制对林业资源的开采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有关政策,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获得了极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林业资源管理保护的必要性
        林业资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构成。林业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林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侧重于经济的发展,相对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过渡的采伐与其他自然因素等原因使得林业资源遭受了大面积的破坏,这同时也对林业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不仅要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还需要重视造林工作,修复曾经遭受破坏的森林环境。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为林木的不断增加提供了保证,而林木的增加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产的重要环节。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是相互统一的,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的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林业资源管理保护发展的现状
        1.肆意砍伐现象严重,林业资源锐减
        当前,随着国家对林业发展的不断重视以及各种林业工程的不断实施,对林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我国林业资源整体质量不高,同时存在乱砍滥伐现象,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问题频繁出现,严重影响林业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导致资源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虽然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恢复植被,但是破坏林业资源的行为仍没有完全杜绝,这对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而这些问题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误以为林业资源是可再生的,因而过度地对其进行索取,林业资源破坏量已经大大超过林业资源的恢复量。
        2.注重经济利益,忽视林业资源管理
        正是由于林业资源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利用价值,导致林业资源砍伐情况不断加剧,使得干旱荒漠区域耐寒耐旱的天然植物呈现不断灭绝的趋势。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制止,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当前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各地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具体发展过程中,树木砍伐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制止,这从侧面反映出林业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力度亟待提升。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然而,在造林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数量的扩大,常常忽视造林质量,有的只管造林,不进行管护,对林业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
        3.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政府的投入非常有限,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很大阻碍,对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在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整体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林业资源管理队伍整体业务能力不强,很多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同时生态意识缺乏、责任心不足等,严重影响了林业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的开展。


        4.林业资源管理相对不完善
        我国实施封山育林政策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对林业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影响,很多优秀人才流失,影响到人才体系的建设,很多管理措施无法落实,还有一些盗采盗伐现象等,影响到林业经济健康发展。
        三、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措施及方向
        1.完善健全林业资源的管理机制
        林业资源属于国家资源,但是很多管理人员在经营的过程中,无法分清楚林业的归属,有时还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加强林业资源的保护,首先应该明确林业的分类,明确划分商业林和公益林,对于公益林,要加强其公益性的提升,强化相关管理制度;对于商业林,要有计划地进行采伐,根据市场机制和人民需求,使林业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生态体系若受到破坏,很难恢复甚至不能恢复,因而经营管理者要对林业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制定相关计划,在一定时期内让良好的机制得到正常运转,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加强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2.加强人员培训
        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到林地资源保护效果和生态林业的建设效果。地方林业部门需要从辖区范围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为构建高质量、专业性的林区管理队伍打好基础。同时,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相互融合,要鼓励人才走入到基层当中去积累工作经验。最后,地方林业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工作的建设,确保其思想、理念的先进性,并重视对于责任精神、奉献精神的培养。
        3.促进林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
        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中,林业经济发展会影响到经济建设发展,我们要促进林业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下经营,不断挖掘出林业的生态经济价值,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经济价值,借助森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环境,开展旅游业,开发森林旅游资源,形成完整的林业产业链,从而促进林区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人们的经济水平
        4.增加资金投入
        为了进一步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应进一步扩大资金投入力度,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三级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林业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林业流动,鼓励涉林企业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有效模式,拓展林业科技融资渠道,建立稳定增长的多元化林业科技投入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推广、科技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从而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5.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由政府主导,借助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或者其他的一些非媒体手段,普及森林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如果条件允许,走进乡村、山区进行一对一的科学培训,将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意识深植农户的脑海中,确保大众切实掌握林业发展经营管理的方法、技术等,从而保证林业资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的技术与理念也在不断的进步与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的强化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在面对林业资源时,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时代的改变,对林业资源管理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改进。林业资源管理方式的强化,对我国环境的改善与林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丛瑞.浅谈如何加强我国森林资源管理[J].创新科技与应用,2019(11):240.
        [2]陈文斌.西北区林业生态发展战略探索[J].农村实用技术,2019(7):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