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现代企业对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科学的经营管理策略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但我国物流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管理人才不足、工作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等等,均成为现代物流企业无法完成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主要是物流管理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标准化。通过信息技术推进企业物流管理科学系统化,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物流信息,全面监控物流,使物流信息更细致,在为客户带来便捷高效服务的同时,实现企业管理精细化。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可随时通过网络操控和更新物流信息掌握物流动态,监控物流运行情况,及时调配人员及设备,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工作人员对物流管理没有形成正确认知
高层次的物流管理工作可以减少管理成本,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但是现代物流企业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物流管理工作的效率。(1)管理工作者对企业物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缺乏正确认识,使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效果不佳。(2)部分物流企业认为物流运输就是产品运输和搬运,对物流管理缺乏科学认识,导致管理理念滞后,信息化建设目标无法达成。(3)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物流管理模式建立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阻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1.2 信息化技术存在发展落后的现象
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技术要求比较高,结合物流企业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应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尽管科研人员在网络技术研究上已经获得很多成果,但在国内物流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应用,物流企业多数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效率较低,同时也受到资金限制。
1.3 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
技术人才是物流企业建立信息物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在管理系统操作还是在监督、管理系统维护上都需要信息化技术人才作为支撑。但在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建设进程中,企业的技术人才缺乏,这与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理念以及资金条件都密切相关,从而对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起到推动作用。
2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2.1 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系统化
基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需求,不同部门之间也要实现基本的数据共享目标,以部门的信息化改造为前提,提升物流管理信息技术标准化改造。比如使用同一个数据库,在物流仓储信息电子化改造过程中,可以实现关联信息共享,只要有一个部门在信息化系统改造上不彻底或者数据库信息建设不一致,都可以结合共享技术解决问题。
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改造过程中,部门之间要建立协作关系,强化部门沟通和联动,领导部门要统一安装信息化硬件设施,针对骨干员工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建立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日常管理机制。信息系统建立之后,首先需要联调联试,查找系统中存在问题,完善系统,优化应用效果。同时应用条形码进行物品信息采集,结合电子枪可以提升物流信息采集效率,对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很大帮助。
2.2 引进和培育高素质技术人才
人才培养和引进是企业获得技术人才的主要方式。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推动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建设需要技术人才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就要关注人才引进和培育。(1)制定科学的人才招聘方案,向社会招聘高素质技术人才,吸纳理论知识夯实和具备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投入到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去,强化企业的人才竞争力,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助力。(2)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给他们提供参与内部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建立专门的技术发展平台,让员工可以获得自我提升。(3)在了解人力资源情况后,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让不同员工参与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动物流企业建设工作发展。
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合理的资金投入可以帮助购进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包括数据库建立等都需要资金支持,以满足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要想改善传统物流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设备落后问题,需要合理采购新型设备,比如光学仪器、数据库、安全防御系统等,可以进一步满足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需求。除了系统建设和硬件设备购置外,后期的系统和硬件设施维护费用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重点,只有参与定期维护才可以保证系统数据的及时性和硬件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起到完善物流企业管理工作模式的作用。
2.4 加强信息化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和应用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得以建设的前提,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也面临技术瓶颈,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就需要打破技术落后的局面。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需要克服电子数据交换与货物自动识别两个重要的技术难关,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可以帮助实现报文标准化与单证格式化,货物自动识别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字符、视觉、声音识别目标,提升物流管理工作效率。要想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就需要加速物流管理技术的研究进程,挖掘物流管理工作的深度需求。物流企业的现代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国际视野基础上,因此在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上也可尝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然后结合自身经营管理需求选择性应用,保证企业管理模式符合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需求。以技术手段为基础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为企业赢得更多经济收益。
2.5 创新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
为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效率,提升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准确率,企业要树立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创新物流管理信息化模式。摒弃传统物流管理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树立先进物流信息配送理念,根据客户需求,在突出现代物流信息化技术作用的基础上建立全套的物流信息管理模式。创新物流信息化管理模式能保障企业各类物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防止物流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损失。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变通和调整物流管理信息模式,以跟上时代和市场的步伐。
3 结束语
物流运输成为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互联网发展为依托,物流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开始寻求信息化发展,旨在提升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智能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这种需求下,物流企业需要积极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增加资金投入,广泛开展技术研究工作,逐步完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邢焜焜.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0):38-39.
[2]赵一平.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4):28.
[3]黄沫.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