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利水水务有限公司 山东 266200
摘要:最近这几年,国内水利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为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太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建设时会抬高水位,这会对河流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此外,堤防护岸工程中也存在许多漏洞。为了减少江河崩岸现象,同时尽量减小施工对河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大对堤防护岸技术的研发力度,相关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提供经济和政策支持,以鼓励各水利单位对更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同时,也要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工作,将工程实施带来的破坏降到最小,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的堤防护岸实际上是两大类工程,分为堤防工程与护岸工程,堤防工程属于挡水建筑物建设,护岸工程则是主要防止洪水对岸坡基础的冲刷腐蚀等。堤防护岸工程施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依照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保障工程质量,从而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1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类型
1.1坡式护岸技术
在进行堤防护岸工程的过程中,是将岸坡、岸脚位置处将覆盖一层抗冲材料,而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即为坡式护岸技术,采用该技术的最为重要原因在于,不会对原有河床产生负面影响。护脚工程是坡式护岸技术的关键,同时也处于护岸工程的根基位置,护脚是否稳固,对于护岸工程来说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做好护脚工程,首先必须要有较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保证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有效的抵御水流的冲刷和磨损,还应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对于河床的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此外,由于护岸工作主要是在水下完成的,所以相关的设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水下防腐性。而在河床的枯水期,可采用抛石护脚的方式完成河道护岸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的效果,需要严格依据施工工序推进,通常情况下是自上游往下游进行,由点及面、由远而近,保持均匀的节奏完成工作。与此同时,沉枕护脚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类堤防护岸工作中的护脚技术,其施工的工序如下:先采用芦苇在内的水生植物,捆扎成一个具体的梢把,放置在石头堆叠的块上,使用铅丝捆扎完整,在整个装置的两段放在两块体积较大的石块,保证无布袋渗出。通常情况下,该装置只需要覆盖一层即可,遇到坡道相对较抖,则可将适度设计为双层或三层。要预先了解好河床的枯水期,将装置置于枯水位下半米的位置,并在上方再额外添加一定的重量物质,保持稳定性。
1.2坝式护岸
目前坝式护岸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类技术,即丁坝和顺坝两类,该技术的使用是预防岸边的边坡装置长期被河流和水流冲刷,故而提前将其推离。目前坝式护岸的发展已经相对较为完善,运用最多的即为丁坝护岸的方式,该方式具备良好的重点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能够适应各个类型的河段。然而部分河道堤岸施工的高度严重不足,使得防护的效果较为薄弱,反而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建议在堤岸高度的提升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首先,分析堤防护岸施工现有的一些隐患和河流的流量情况,针对既往10年以内的变化和洪涝灾害情况做出研究,分析未来10年-15年可能出现的变化,合理对堤岸的高度做出提升。其次,在进行高度上的调整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下述的问题,例如河道自身是否足够稳定、坚固,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是否会因为制造了堤坝而发生改变,能否带动周边的居民得到有效的发展,都需要施工部门具体展开考察。
2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堤防填筑
堤防护岸填筑是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填筑环节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得到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普遍重视。首先,堤防护岸的填筑应当从设计入手,在地表落差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体填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在地表落差较大时,采用水平分层的方式更适合堤防护岸的填筑,切忌采用斜坡填筑的方式进行施工,避免堤防护岸的稳定性下降。其次,在堤防护岸填筑过程中,若技术人员选择含水量较大的土壤用作施工材料,需要进行填筑处理,尽可能提高堤防护岸的施工质量,避免因土料本身含水量的关系导致工程稳定性下降。然后,管理人员要采用分工段、统一施工的方式,对水平层面上处于同一位置的工段进行统一施工,同一水平位置工段长度过长时需要进行分段施工,通常情况下,每100m进行一次统一施工比较符合施工质量需求。最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堤防护岸进行压实工作,压实工作也需要进行分段施工,并做好压实工段的区分,避免出现漏压、过压的问题,压实工作目标是将堤防护岸施工土方的含水量控制在3%以内,保证堤防护岸的稳定性。
2.2土方回填
对于水利工程堤防工程的横断面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对地表进行处理,当符合填筑施工要求以后,才可以进行填筑作业。为了确保回填土的强度满足要求,确定分层回填的厚度,可以通过试验段的方式,确定分层回填的厚度,一般分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00mm左右,并采取适宜的压实作业方式,从而确保填筑堤身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土料填铺施工,在土料的摊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完成土料的摊铺,在卸料时需要采用进站法的方式,即需要汽车停留在较为平整的地面完成土料的卸料工作,然后再利用推土机进行平整作业。且推土机作业的方向需要与堤坝轴线的方向平行,摊铺的厚度确定需要结合试验确定,条件不允许时,则可以借鉴同类型工程、同地质类别的摊铺厚度。第二,土料压实,在完成土料的摊铺作业以后,需要利用压力机对土料进行充分的压实,压力机的吨位、辗压次数需要进行试验确定。必要时,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适当的增加辗压的次数。在压力机辗压方向需要进行搭接压实施工,搭接压实的宽度需要控制0.5m以上。
2.3堤坝混凝土施工工艺
2.3.1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堤坝工程的质量好坏,选择过关的材料能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有利影响。在进行原料选择时,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勘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利的施工材料,在施工现场需要对采购的材料进行二次检验,确保材料合格规范。
2.3.2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堤坝施工过程中,其工期较长,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低温环境中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在低温环境中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当环境温度低于某一值时,需要提高原材料、施工环境的温度。对于水泥储藏方面,需要将水泥储藏在温度高于5℃以上的暖棚中;储藏砂石的堆场需要设置一定的坡度,从而有利于正常的排水,避免地面积水受冻使得砂石的冻结,且砂石堆的表面需要采用具有一定保温效果的帆布进行覆盖,从而可以避免雨雪进入砂石堆中。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将附着在钢筋、模板上的冰雪进行清理,且不可采用蒸汽进行直接融化的方式进行融化冰雪,避免融化的水在模板底部重新进行结冰。
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总结,阐述了堤防护岸施工技术方法,在有效的分析过程,作为技术人员,要重视加强实践与创新,从而才能促使堤防护岸施工技术不断完善,以更好地为堤防护岸施工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技术保证。
参考文献:
[1]梁进宏.探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5):108-109.
[2]崔振奇.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