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理课程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陷入极端境地中,单纯借助背诵的形式进行知识识记,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收到良好效果,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禁锢,地理核心素养生成也就无从谈起。教师不妨在教学各个环节渗透信息技术,激活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如今信息技术正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不论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还是学生在课后需要的练习题中,都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呈现。而且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效结合,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该文将针对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1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必要性
1.1结合地理学科具备的特征
教师在给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教师能够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有时期保留下来的资料,当作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参考资料,尤其加上地理科目是属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累,更是需要注重地理信息的总结。但据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可看出,在实际教学中还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仅没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收集存储能力,所以把地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能帮助学生和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进而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1.2完全符合现代化教学需求
伴随我国新课程体系的不断整改,使得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改变。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于现代教育要求,而是需要教师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需要针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实现创新。将通过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教学积极整合的方法,达到新课程教学标准,完成教学目标。
2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中的有效措施
2.1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影响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教学氛围的营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探究性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在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大量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从而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讲解一些地貌方面概念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共同探究相关知识。首先,为每一个小组划分适当的探究范围,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自主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最后再将本组的探究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收集、提取、总结、整合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2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水平
当前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坚决杜绝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地理这门学科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让学生在亲自的体验之中,有更多的新的知识的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要形成一定的网络才能在他们的头脑中储存下来,并且在应用的时候可以随时的调用。那么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教师可以轻松地实现,这一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框架。发挥信息技术的自身优势,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建构知识网络。在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知识中,有很多的内容是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远的。整个地球上的地理地貌特征不尽相同,就算是整个中国也有很多的地理地貌的差异,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兴趣,并且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性强的优势,让学生有更多直观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在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的用知识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围绕着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式来组织主题式的初中地理课程教学。通过类似的一些教学形式学生就能够逐渐的培养起来科学的地理探索能力。
2.3信息技术助力地图阅读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已经上升到较高层次,对知识学习的渴求度也比较明显。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集中体现在读图教学中。与小学阶段的学生相比,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愿意抽出更多时间对地图进行挖掘和探索。基于这一点,教师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科学设计读图活动。教材中的地图处于静止状态,但是知识本身是灵动的。如何均衡二者的关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考验的是教师的设计智慧。信息技术能够以动态化的形式将事物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创新,改进地图呈现形式。
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学习活动伊始,教师没有直接讲述知识点,而是将南北半球海陆所占比重图呈现出来,供学生观看。在设置地图时,教师以动态图的形式呈现。原本的地图是静态的,但静止状态的地图难以达到既定效果,所以在展示南半球的陆地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优势,将动态效果展现出来。这样的形式快速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在地图观看中,学生的思维快速启动,对知识有了更好的了解,掌握了读图的方法和技巧。地图阅读是学习的重难点,要想顺利完成突破,教师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地图本身特性出发,科学设计,时不时地将一些辅助信息去掉,单纯将关键性知识点呈现出来,这样,知识点更加清晰,给学生带来的震动也是极大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在明确自身的主导地位、设计适当教学问题、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形式的优化,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田宜涛.浅谈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9(18).
[2]于连之.浅谈信息技术促进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