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力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电力的稳定供应关系到当地居民生活的质量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在“电力”生活的过程中,变电站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相应的变电站各项工作也逐渐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变电站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因为要经常性的进行电路和其他设备工作状态的转换,因此倒闸操作就成为变电站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和最为关键的责任。但是,由于输变电设施的维护以及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都必须通过倒闸操作来实现,因此在进行倒闸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由此可见,掌握变电站的各项工作中所潜藏的各类风险和问题,对于保证整个变电站的稳定、安全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变电站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倒闸操作的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变电站发展中起到借鉴和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防范
引言
在电力运行系统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重要环节。其中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的重点、难点工作之一。倒闸操作是配合设备检修、预试、改变潮流分布的主要手段,是贯标工作中关键过程确认的具体体现,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倒闸操作可使变电站的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实现由某一种状态运行到另一种状态的转换,或者是由某一种运行方式更换至另一种运行方式。倒闸操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网系统的供电水平。本文针对变电站的倒闸操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一些有效改进倒闸操作的方法,对防止倒闸操作出现安全事故很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1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概述
所谓的危险点主要指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备隐患的所在点以及人失误的潜在点。所以,危险点可以说是一种诱发事故发生的潜在隐患,若在变电站倒闸操作时对危险点没有进行有效防范和处理,很容易造成变电事故的发生,给整个电网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变电站倒闸操作中所有的危险点都需要我们不断去总结、去摸索、去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在这些预控措施中,我们不仅要对人为操作失误加强预控,而且还应提高工作人员洞察设备隐患的敏锐力。
2变电站倒闸操作中危险点的防范
2.1改变思维定式,自觉执行标准化程序
电力企业要想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大量的实践证明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可以使误操作事故得到有效防止,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人都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按照操作票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监管人员在执行操作票时要求不严、监管不严,监督检查只是流于形式等,这些都将导致操作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展一些标准化作业演练等活动,使操作人员认识到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自觉执行标准化作业模式。
2.2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500kV变电站倒闸的操作,防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损失,一定要有统一的危险点预控措施,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运维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执行操作。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新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能够在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的做出正确的操作,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一定要分清楚监控和操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内容。对于一些专业性要求非常强的特殊操作,一定要保证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够进行操作,对于操作的各项流程应该要非常的熟悉,对危险点给予高度的重视。
2.3全面评价系统的安全性,认真了解作业情况
由于变电站工作中的倒闸操作关系重大,因此对于变电站中相应的操作方案应该定期进行审核。对于在审核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例如操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员工工作疏忽等问题,都应该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避免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危害。
除此之外,变电站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总结和详细的记录,形成经验记录,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重复操作等问题。相应的,操作人员还应该广泛的吸收学习前人的作业经验,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领悟,以起到规避的作用。
2.4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变压器的操作是倒闸操作中最常见的操作之一,它通常包括向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并列、解列等项内容。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主要有:一是切合空载变压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危机变压器绝缘;二是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使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切合空载变压器产生操作过电压的防范措施: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主要是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在110kV及以上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了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是不接地的,也就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量和在网络中的地位是综合变压器的绝缘安全,降低短路电流,继电保护可靠动作等要求决定的。切合空载变压器或解、并列电源系统,若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操作是断路器发生三相不同期动作或失步工频过电压所造成的事故。所以防范切合空载变压器产生操作过电压造成的危害,应集中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的正确性上。
2.5重视非正常接线状态下的非典型操作
非典型操作把常规操作的思维和套路打破了,是对危险点更高层次上的分析与预控。在变电站实际的倒闸操作中,习惯性违章往往是造成危险点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严格落实防范习惯性违章的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的发生,并且对新的危险点要随时进行分析。
2.6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能力
由于危险点出现的位置不定,数量不定,并且大多数危险点处于潜藏的状态,因此在进行危险点的控制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经验就对危险点的控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加强对运维人员和相关的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技能和职业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估,以此来提高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效果。
2.7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应与加强规范管理相区别
根据操作中可能引发的事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方向性明确、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是其主要特点。它不同于技术管理中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是点上的工作,而加强规范管理是面上的工作,应把它们区别开来。比如“六要八步”是防止倒闸操作误操作的管理规范,但不能把它作为倒闸操作普遍危险点来对待,否则使操作人员容易产生过大的心理负担,反而容易引起误操作的发生。面面俱到会使危险点的分析与实际预控能力降低。
结语
倒闸操作并不是一项只是对开关进行开、合的简单工作。从操作任务的接受到整个操作过程的结束,其中有很多细节,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轻者造成设备损坏和对外停电,重者会使电网发生振荡甚至使电网瓦解,导致大面积停电,严重时还会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倒闸操作中危险点的预防和控制对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就十分重要,只有预控好危险点才能真正做倒“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更重要的是操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对即将进行的操作以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根据天气情况、设备状况、系统方式认真做好事故预想、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在操作过程中各负其责,将危险降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综合预控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刘秋华,柳雨齐.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孙成宝.变电站值班[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