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各网省及地市电力公司虽不断加强对电力安全建设、生产及检修风险的分析与管控,如创建规章制度,编制风险预防管控应急预案,逐步完善过程风险管控方法等,这些现行举措很好地引导电力建设、生产及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风险防范;管控措施
引言
变电站运维工作包括设备巡视、例行维护等“静态”管理工作和倒闸操作、事故处理、检修及消缺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票管理等“动态”管理工作。而保证动态作业现场安全管控成为变电站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变电站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各专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和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应强化安全风险意识,规避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点及预想预演事故紧急处理流程。工作前,应对作业环境、作业机械设备及人员资质等展开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工作中,要强化及完善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经审核并合格的作业方案及管控预案作业。从而提高变电站工程及检修作业现场的风险防范管控水平,降低作业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1现场安全管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责任落实的悬空
操作票、工作票制度是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相关人员履职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易造成安全防线的失守。倒闸操作过程管控不到位。倒闸操作过程安全管控不到位:操作人写票后自我审查不到位,监护人二次审核不严格,存在“层层靠他人”的态度;监护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接令和回令环节,接回令人员的随意变更,各级到岗到位人员在现场接打无关电话等现象。以上任何一点都会导致无法把控操作过程,严重者会造成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1.2工作票过程管控不到位
工作票安全管控过程存在问题: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未到现场进行勘查,工作票填写不细致;工作票签发人审核不严格,对票面问题不能及时指出;工作许可人审核不严,票面出错屡有发生。“两票”管理不规范、执行不力无倒闸操作票操作或无工作票工作。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倒闸操作现场屡次出现“试打印票”操作现象。过分依赖考核手段,并不能完全把控现场。操作票执行。操作人写票时直接复制《典型操作票》或存档票,对操作项目生疏。票面执行不规范、人员未签名或代签名、操作术语不统一等不合理现象屡见不鲜。
1.3工作票执行
外来施工单位管理混乱,工作班成员擅自更换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场工作时随意扩大工作范围;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存在代签情况(无人值守变电站电话许可工作除外)。工作票验收。工作完毕后,运维人员和工作负责人验收不够详细、周全。安全风险预估分析不到位安措布置、交底不到位,危险点分析不认真,致使检修现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工作中,现场工作负责人和专责监护人对检修现场安全监督把控不到位,随意拆除或翻越安全围栏是造成电网及人身伤亡事故的主因。对规程及设备的了解存在认知短板对规程掌握肤浅。规程规范学习与现场实际经验混淆,造成现场运维人员重“经验主义”。对智能站专业知识学习不够。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站数量急剧增加,智能站的软硬件相较于常规站差异巨大,持续性学习相关规程和资料是对智能站安全管控的基础,经验主义等的存在导致智能站相关知识学习不够深入。
1.4运维经验不足
和上级调度沟通不到位。与上级调度联系制度是进行倒闸操作的必要环节,联系沟通过程中言语随意,现场频繁更换与调度沟通的联络员,极易造成上级调度员对现场的误判,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误操作的后果。
1.5倒闸操作经验欠缺
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设备停送电相对较少,运维人员对大型倒闸操作实操经验缺乏。对现场设备不熟悉,如现场汇控柜、机构箱内空气开关的级差回路、空开位置不清楚,安规、两票规范学习不深入,对倒闸操作任务的操作流程不清楚;对新“五通”规范和细则学习不够;对各级调度规程学习不够。导致操作过程不能顺利进行。
2变电站工程施工及检修工作现场风险防范管控措施
综上分析,变电站工程施工及检修工作现场的安全风险管制工作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电网及设备安全及社会稳定。因此,本文就变电站工程施工及检修工作现场的风险防范管控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2.1加强对进站施工的作业人员尤其是外包人员的资质审查及考核力度,凡是进站工作人员要具有电网进网作业资格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作业人员应具备基本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参加安全作业规程培训并考试合格,并由相关安监部门给出正式书面文件并公示,并建议利用作业人员信息进行作业人员信息二维码制作,一人一码,刷码进站;对于没有相关作业的经验,或进站工作要求不达标的人员不得进变电站工作,对于违规进入的人员或工作负责人进行考核,在根本上降低因作业人员自身缺陷带来的安全隐患。强化培训管理。一是了解员工培训需求,根据不同培训需求因地制宜。二是合理掌握培训时间,比如在每年春检前应组织生产人员开展一次安规、“两票”、调度规程等的强化培训和考核。三是通过“以比促学”的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定期组织变电技能比武以赛促学,使比武常态化,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对优秀班组进行奖励,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实战培训基地。利用退役的一、二次设备建立倒闸操作实操基地,强化练兵、规范执行,使运维人员可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2.2变电站工程施工及检修工作施工前,工作负责人或签发人应提前进行过程风险的分析,预想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如进行事故预想及填写安全管控表并在班前会上予以交待,保证预控方法落实:如在施工前,工作负责人应检查施工器械是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是否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施工器械本身有无存在异常等,并填写施工器械检查报告;根据停电的范围及工作许可人许可情况,可用小卡片的形式用红线清楚的标出施工现场中的带电设备、应急救援流程及其他注意事项,并把现场工作的基本路线及施工器械行车路线制定好,防止作业人员或施工器械误入带电间隔或未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造成危险,或因盲目救援扩大伤亡事故。
2.3完善对变电站外包工程施工或外包检修工作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制度。对于外包工程或者外包检修项目,项目业主单位应派遣本单位对应专业人员作为现场的监督负责人或者引入监理制度,进行全过程现场跟踪监督。发现作业过程中出现违章行为,应予以制止并在如微信工作群平台中进行曝光,甚至可收回工作票中止工作并要求马上整改,隐患问题未解决前不得恢复作业,杜绝冒险作业行为。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现场安全管控的诸多问题进行剖析,从“静态”“动态”角度对管理工作进行考量,以“两票三制”为切入点,全面、综合、针对性地对所罗列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目的是通过弥补班组员工的知识短板、提高相关技术水平、优化员工考核机制,从而严格把控现场安全、提高变电运维管理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麦晓庆.安全管理视角下营销风险的预防与管控———以宁夏电力公司中卫供电局为例[J].科技信息,2012(29):494-495.
[2]覃丹.电网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机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11(18):175.
[3]杨莉萍.加强业务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的研究———基于中国电财江苏业务部的实践[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