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性能混凝土和传统类型的混凝土存在较大不同,前者耐久性、强度、稳定性等都相对更高,且在市场上具有更好地口碑,得到许多行业内人士的认同,因而更受人们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一般应用在土木工程当中,例如道路和桥梁施工、建筑工程等。为促进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和桥梁施工项目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使用效能及价值,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
1.1耐久性强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耐久性强的优势。从实践应用中可以看出,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耐久性方面相比要明显高出后者3~5个百分点,建筑物的应用力主要集中在支撑点和棱角处,这对建筑物整体稳固效果的强化具有良好作用,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加固处理即可获得较强的安全使用效果,有效抵抗雨雪、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这对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的延长具有良好作用。
1.2抗压强度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抗压强度大的优势。近年来,在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之下,人们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强度提出更高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特性的优化达到增强其强度的效果,形成抗压强度大的新型技术混凝土,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对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客观诉求,有利于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1.3稳定性高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稳定性高的优势。外参剂是高性能混凝土稳定性效果强化的“有力武器”,通过原材料特性与比例关系的改变凸显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性优势,符合道路桥梁建设在特殊性能方面的实际需求,且不受混凝土内部湿度、温度等变化因素的影响,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会生成大量的水化热,严格控制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将道路桥梁工程使用时所产生的危害降低至最小。
1.4性价比高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高性能混凝土是建筑施工领域顺应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在生产、使用等环节中倡导绿色节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以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为例,该混凝土将生产生活垃圾、废料等进行二次加工,并以此为原材料形成混凝土,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内,取得良好的施工应用效果。
二、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2.1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耐磨、抗渗透性、抗冻性、耐腐蚀性等优点,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符合道路施工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在道路施工中,能够提高路基施工质量,避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公路混凝土强度等级低,水泥用量少,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以耐久性为主要指标,具有高抗旱性、高流动性和粘聚性。选择优质的混凝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比,添加适量添加剂,比如粉煤灰、矿渣等,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满足以下要求:第一,如果配置超过350㎡的高性能混凝土,则应该选择不低于32.5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其他性能符合建筑工程相关规定,同时水泥的含碱不能超过0.6%,游离氧化钙含量不能超过1.5%;第二,水泥细骨料选择级别好、质地均匀的天然中粗河砂。粗骨料最大直径不能超过31.5mm,不能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三分之二,钢筋最小间距的四分之三,混凝土颗粒粒径小于25mm。粗骨料选择级配好、质地均匀的碎石或者鹅卵石,不能采用砂岩,砂石吸水性小于2%;第三,搅拌混凝土的水要选择没有污染、天然水质。
2.2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
桥梁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将其应用在桥梁施工中,能提高桥梁的质量,一般主要应用在桥梁墩基和主梁结构中。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在桥梁工程中,能够提高桥梁工程的跨径,增加桥梁间距,从而让桥梁结构更加轻薄,提高桥梁的力学性能。比如上海的东海大桥设计年限为100年,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优化混凝土的配比,将粉煤灰、矿渣等添加到混凝土中,成为特殊掺和料,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耐久性和抗渗透性,材料直接节省了2000万元,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达到了绿色节能的要求,因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制备环节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搅拌的时候,选择性能比较好的搅拌设备,将混凝土材料均匀搅拌,混凝土搅拌以后,还要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抗压力、耐久性等符合道路桥梁施工要求和标准。在配置的时候,确保混凝土材料计量的准确性,以免造成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同,影响到混凝土质量。
3.2高性能混凝土浇筑
道路桥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混凝土浇筑过程。高性能混凝土在浇筑之前,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混凝土模板规格、强度和刚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施工要求。并根据钢筋和预埋件数量确定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清理模板表面的污渍、砂浆,确保模板表面干净、平整,以免影响到混凝土浇筑质量。其次,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振捣。将振捣棒插入到混凝土中,对混凝土进行密实,并按照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振捣,以免出现错振、漏振现象。振捣棒在振捣的时候,要坚持“慢插快拔”的原则,并与模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振伤模板,造成砂浆渗透。
3.3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浇筑以后,还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如果混凝土结构不及时养护,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筑12个小时以后,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护。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例比较小,所以在浇筑以后,要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和保湿工作,以免水泥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大,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塑性收缩,产生混凝土温度变形。可以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一层茅草,或者添加一层养护剂,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养护周期一般是在7—14天,如果是夏季,要提高混凝土洒水频次。
四、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在具体施工中,相关技术人员都要严格的加强技术控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各个要点特性要加以分析,并进行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提升整个道路以及桥梁工程的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最终有助于我国的公路桥梁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世樑.高性能高耐久性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4):111-113.
[2]李迪祥.市政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民营科技,2017(1):124.
[3]冉鹏成.预应力新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1):32.
[4]张青青.复杂应力状态下基于区域分布传感技术的结构识别及性能预测理论[D].南京: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