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覃艳妙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了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的质量,使工民建施工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工,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尤其必要。
        身份证号:45262319821003XXXX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了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的质量,使工民建施工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工,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尤其必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然后从整体分层浇注、分段分层浇注和倾斜平面分层浇注这三个方面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希望确保工民建施工工程的质量,推动我国工民建施工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运用
        引言
        对于建筑施工来讲,相比于其他的施工要求,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系统非常复杂,对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对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进行把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融合现代施工技术,对施工工艺进行创新,可以更好的确保各项施工目标的进一步完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还要充分注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深化,进而更加有效的满足各项施工发展需求。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的特点
        就目前我国常见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逐渐成为了现阶段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说,混凝土浇筑开展的重点是大型混凝土建筑工程,这种项目工程不仅在施工中涉及的钢筋数量比较多、钢筋密度比较大,同时对于实际施工的难度和要求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提升,这些需求项目的增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难度,进而使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对整体工程项目开展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例如,就这一环节,由于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施工操作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在进行高层、超高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很多细微的混凝土浇筑裂缝都会对建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一方面危害混凝土建筑使用者的安全,同时降低混凝土建筑的质量。与此同时,随着土木建筑高度的增加,所需要的混凝土承载力也会随之提升,同时施工的空间也会受到限制,在根本上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混凝土浇筑难度的提升。
        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2.1优化选择混凝土原料
        混凝土是包含了很多原料的复合型材料,所以为了优化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对于各项原材料的选择都必须要提起重视。其一是要做好对于水泥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的标号要求为C40,但是为了减少混凝土中因水泥反应产生的热量,要进一步做好对于水泥型号的选择,一般可选择252号炼石水泥。其二是要做好对于骨料的选择。在调配混凝土时所使用的骨料包括粗骨料与细骨料两种,为了控制水化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细骨料一般选用中砂,而粗骨料的选择则要依据混凝土自身的情况去进行确认,包括能否收缩以及能否进行泵送,一般情况下选择粒径为5-20mm的连续级配石子。此外对于骨料中的含泥量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粗骨料应当控制在不超过1%,细骨料中的含泥量则可比粗骨料稍多,但同样应当控制在不超过2%。最后是应当做好外加剂的选择与应用。对于掺加料,一般应当使用I级粉煤灰,而掺量的最大值一般控制在每立方米100kg,这样的掺料比率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进而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减少成本耗费。而为了降低混凝土收缩力对于混凝土施工整体质量的影响,最好的选择便是U型低碱膨胀剂。


        2.2科学地选取模板体系,合理的使用钢膜处理技术
        科学合理的选取模板体系是保证混凝土浇筑在施工时质量的必要条件,施工现场的真实状况是选取目标的主要依据,如此,使得混凝土浇筑在施工时尽量避免被现场的状况所干扰。干扰目标体系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含工程所具有的特征以及设计的意图等,在实际施工时想要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就务必要准确保证使用的模板体系是包含构造简单和拆卸方便这些特征,同时,这一体系还需要包括有关的技术手段,为保护模板的加工精度做好准备。选取好模板体系之之后,还需要科学合理的选取模板面板所需要的材料,现如今,模板面板所需的材料是种类繁多的,所以,施工的人员在进行材料选取的过程中,务必要在硬度、刚度与强度这几个角度去进行综合的考虑,保证这个模板使用到施工中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达到建筑施工的要求,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干扰这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是能否科学合理的使用钢膜处理技术。在进行这一技术的实际运用时,务必要以建筑工程本身的实际情况作为切入点,科学合理的增加处理操控钢膜的力度。许多的准备工作务必是要在施工前期浇筑混凝土前做好,检测工作的重心是要尽量避免钢筋在质量方面,包含钢筋接头是否牢固、数量能够保证充足等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还需要让保护层具有足够的厚度,所以就要更好的将垫块固定,通常来说,钢筋上间隔一般为1m,这就需要对水泥砂浆的垫块完成绑扎,并且把振捣棒运用到钢筋较为密集的地方,进而可以很好的防止位移想象出现在钢筋中,并且,还应该更好的振捣保护层里的混凝土,增强其的密实程度。
        2.3分段分层浇注
        在工民建工程建设中,分段分层浇注法是比较常见的,主要用于面积比较大但是厚度较小、需要的混凝土较少的结构中。在实际应用分段分层浇注法时,一般是在完成第一段浇筑后再进行第二段浇筑,以此类推。但是,分段分层浇注法在楼层数目较多的楼层并不适用。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可以在浇筑完上一层后,再进行第二次浇注,避免浇筑完上一层,下一层的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凝固的情况发生。在工民建工程中,分段分层浇注法的应用可以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混凝土的应用,节省了应用混凝土的成本,特别是在长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中,不但能使混凝土结构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且极大地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
        2.4大体积混凝土比例配置
        做好对混凝土制备质量加以管控可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有序开展,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浇筑的科学与有效,还需要利用建模加以计算,明确混凝土量,并根据基本要求做好制备。值得注意的一点,不同的应用场景或者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整个混凝土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针对性的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合理添加专用添加剂,包括减水剂、钢纤维等等。除此之外,在进行浇筑的时候,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要进一步发挥出施工设备的作用与价值,当然,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有效性,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好设备检测,从本质上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今天,建筑企业在对混凝土浇筑等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结合目前的发展需求,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是尤为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使用性能和安全发展需求,对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并引进最为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够加强各个细节的严格把控,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拓展以及创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子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8-39.
        [2]胡晓喆,付强.浅谈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5):99.
        [3]陈证.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及相关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30):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