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李梅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5期   作者:李梅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小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启蒙的重要阶段,而数学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将从“问题引导,启发思维、合作探究,活跃思维、主题活动,发散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具体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从数学学习效果来看,数学有因其本身符号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往往使人望而生畏。而数学本身的这一特点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能够用更加准确和客观的眼光判断分析事物,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况来说,教师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意识,再加上学生对数学存在畏难心理,很难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思考,从而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的职业素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或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引导,启发思维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一个良好的导入往往可以使在整个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实际结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创新意识,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根据学课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会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辅助教学。首先,我会在上课时拿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正方形纸,询问学生是什么图形,从而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内容,接着我会在将纸对折后,再次询问学生:“这又是什么?这样的图形在哪里见过呢?”让学生相互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然后,我会学生举手回答,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纠正。最后,让学生将不同的教学卡片根据其特点进行图形分类,从而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因材施教。


        二、合作探究,活跃思维
        合作探究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极大程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小组合作的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活跃,自主的学习氛围,更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挖掘个体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互补中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辅助教学。首先,我会先询问学生:“大家找找生活中有哪些圆柱题吗?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点吗?”接着让学生自由结组,让小组各自探究圆柱的特性,然后,让同学自己回答圆柱的特点,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总结。最后,给学生一张纸,让同学们制作成圆柱形,并询问学生圆柱与长方形的关系,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这样充分让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讨论结束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让学生感受到主动思考的乐趣。
        三、主题活动,发散思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具有种种教育的价值。”由此可见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下,举办适宜的主题活动可以使学生的主观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将学过懂得知识学以致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本的传授,应该从多方面出发,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辅助教学。首先,在学生们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后,我以游戏的形式来办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先让学生自由结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会给每个小组抢答多媒体上的问题,答题最多的小组获胜,这样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最后,对学生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楚了解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首先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其次,教师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际,以便能够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纠正。
        参考文献
        [1]强海波.浅析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49-150.
        [2]张静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