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6期   作者:宋敏
[导读] 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有着功不可没的重要地位。它蕴含着中国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内涵。
        内容摘要: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有着功不可没的重要地位。它蕴含着中国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内涵。民族音乐毋庸置疑的成为音乐教育教学中必学的内容。而作为音乐教育者更应该把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放在最重要的教学中。在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和提高音乐与文化的素质修养,让学生们真正的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品种”音乐不断的汇入和融合的来到中国,民族音乐黯然失色地失去了灵魂。学生们在潮流中丢失了民族音乐中经典的、优良的、历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因此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刻。
我们生活在花开遍地、人口兴旺、以歌会友、声声传情的少数民族地区。中
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中国唯一一个沿海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一个有着“歌海”美誉中出有“歌仙”的地方,一个十分热爱音乐的民族,一个每年定期举办有自己“民歌节”的地区。我们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承民族音乐。
        对高中生进行基础民族音乐教育是全民族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民族意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音乐教育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重,对于学生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当今的教育形势下,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内容。因此,作为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当把传承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融入进去,进行教材整合。
        一、高中民族音乐教育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流行音乐的推广普及且迅速发展,民族音乐遭遇冷落排斥。高中学生接受时尚潮流,日韩文化的程度构成了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最大的威胁。因此,挽救民族音乐势在必行,从学校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思想中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目的的让学生们广泛接触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解决的措施与途径
1.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意识。
        在民族音乐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把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凝聚力联系在一起,真正发自肺腑的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族音乐在这特殊的一年里得到了质的飞跃。民族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了全中国每一个角落,热爱祖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的义务。
2.整合音乐鉴赏内容,结合流行音乐元素,激发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民族音乐之所以经典在于它来源于生产和生活,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传统的民族音乐更是如此,“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特殊方式代代相传。

但还是受到了“流行”因素的束缚和“潮流”的枷锁。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借鉴流行音乐中的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比如在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中说到藏族民歌,可以和韩红的《天路》结合起来,让学生近距离体会藏族歌曲的音乐特点。在第四单元的京剧中加入初中时期曾学唱过的《说唱脸谱》或是京剧和流行音乐巧妙结合的京歌《梨花颂》都比只讲授教材中的京剧曲目要丰富和具体。在效果上更明显,热情参与其中更积极,学习目标也更深刻。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元化直观的感受民族音乐
        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为音乐教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让学生们更直观的体会和创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的口对口,手对手的教学形态,让音乐课的一架琴、一本书,一张嘴的现象成为了历史。
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积极的运用多媒体的作用,在教学中给学生播放一些民族音乐的片段或者是图片和当地的采风视频,让学生从音乐的内容和情绪方面去全面的理解音乐,近距离直观的感受当地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韵味。引导学生在音画结合中去体会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4.开展各种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形成传承民族音乐重要性的氛围和习惯。
        今年是祖国70年华诞,以多种形式传唱《我和我的祖国》就是最好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有力见证。小至幼儿园到退休的爷爷奶奶,正因为全中国的推广与重视,才有了这首歌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再到教育部门推广的“高雅艺术进校园”“京剧进校园”“中国民歌——山海歌培训”等等一系列活动,都在一次次通过各种活动告诉我们,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机构和场所,在重视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当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艺术素养是21世纪和新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学校应该
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文化知识和技能并重的学习氛围。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重视民族文化并热衷的参与其中。比如建立学生社团,结合民族音乐开展各类艺术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而且让他们在学习音乐中锻炼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的合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另外,可以建立学校的艺术节,在每一年定期的时间里开展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来对民族音乐的学习进行大量的宣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民族音乐的知识,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提高教师自身知识与技能和人格修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运用音乐作为引导贯穿于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一系列课程结合的鉴赏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知识贮备,成为高素质、高水准的音乐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 ?
        总之,音乐教师在不断完善自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爱上民族音乐,树立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意识。让他们明白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就是对祖祖辈辈的先烈们最好的敬仰与尊重。民族是源、民族是本、民族更是根,我们不能忘记,应铭记于心,才能真正的在民族音乐发展的今天——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参考文献
[1]民族音乐[EB/OL].https://baike.so.com/doc/551214-583491.html,.
[2]陈然然.浅谈高中民族音乐教育意义与策略[EB/OL].https://www.gwyoo.com/lunwen/jylw/yyjylw/201810/679300.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