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服务中心 福建霞浦 355100
摘要:随着近年基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审计机关开展投资决算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堵住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参与基层投资审计工作的经历,就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工作中把握的要点及基层投资审计工作的关键点进行阐述,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旨在与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同仁探讨。
关键词:决算审计 投资分析 问题审查 改善管理
竣工决算是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竣工决算审计已成为实施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审计揭示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总结建设经验,改善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投资行为,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
基层投资审计工作主要以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作为被审计对象,对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竣工各阶段进行审查。决策阶段重点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用地、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前置审批文件是否齐全,是否经有权部门审查批准。设计阶段重点审查设计的质量是否符合规范及项目使用要求,建设规模和实际标准是否与批复内容相符,有无超规模、超标准问题,还要关注设计是否符合实用、美观、经济的原则。 发承包阶段重点审查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是否进行招标,招标文件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招标过程、评标、定标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法律法规规定。施工阶段重点审查合同具体条款是否合理、合法、全面,是否违背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要求,中标方投标承诺是否得以实现,有无违规转分包或存在利用补充合同进行违规交易事项。竣工阶段重点审查是否按要求收集各种竣工资料,甲乙双方是否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竣工结算办理的及时性、真实性、合法性。
在我国地方政府,项目业主单位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管理人员缺乏经验、法律意识淡薄、聘请的社会中介机构服务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 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未批先建、超概算、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规避招投标、不按约定履行合同、现场签证随意、工程价款高估冒算等。笔者结合实际案例,从招投标、概算执行情况、竣工结算审查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基层投资审计的关键点和审计发现问题的切入点。
一、故意降低工程预算造价,规避公开招标。
这种做法较为隐蔽,主要是想方设法将工程造价降低到招标限额以下,确定施工单位后再进行项目调整,等施工完成后再按实结算,最后工程结算价大大超过中标价。如某学校室外附属工程项目,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为了使工程总价达不到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人为故意将部分项目工程量进行删减,降低总造价,从整个项目的招投标过程看,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计划时间内不容易发现问题线索,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提高敏感度,从竣工后审定的结算文件入手,与招标控制价对比分部分项工程量,仔细分析设计施工图,询问参与编制人员,调取编制过程档案资料后锁定审计证据。
二、随意变更,提高建设标准导致超概算。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超概算问题是多年形成的一种顽疾,虽然今年采取了多种治理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是困扰政府部门控制投资的突出矛盾。主要是前期工作不够深入、不按基建程序办事匆忙上马仓促开工、设计漏项目多导致大量变更、随意提高建设标准而增加造价。如某幼儿园新建项目审计发现,项目按审批部门批复的概算总投资额3650万元,实际投资达到4580万元,超概算930万元,超出比例高达25%,审计过程未见主管部门的批复变更文件。究其原因,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设计细节考虑不充分,项目业主成本控制观念薄弱,一昧追求视觉效果,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变装修风格造成成本增加。对此问题,审计时应重点注重“三个审查 ”:一是审查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批复中建设规模、标准是否与现场实施内容一致。二是审查变更的内容是否理由充分并按程序办理了变更批复手续。三是审查建设项目投资额是否超出批复的投资概算相应比例,对比分析超概算的原因,超出后是否按程序报有关部分批准,有无批准文件对概算进行调整。
三、结算审核把关不严,高估冒算工程款。工程竣工结算直接关系到建设方和施工方的经济利益,作为造价管理的收口环节,前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会在这个阶段表现出来,直接影响结算进度和质量。因此,对于结算审核单位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审核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内部复核制度是否严谨、参与项目审核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否合格都直接影响结算审核结果。如某公园园林绿化工程在结算审核时没有将暂列金额剔除,作为审定工程款结算,建设单位按审结的审核报告金额多拨付给施工单位570多万元。又如某中心渔港项目(固定总价合同)未经设计变更,施工单位采用误导的方式让建设单位签署炸礁、清礁现场签证单合计330多万元 ,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有把握大局观念,审计过程中要形成“一条紧绷线”思路,一旦发现造价有较大浮动时,就要找出原因,分析造价变动的合理性,然后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审查其合理性合法性。
总之,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是政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式下,能够对政府投资效益做出合理的评价,有利于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虽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要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