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混凝土调配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关键点

发表时间:2020/6/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季兆波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迫切需要,房建工程的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身份证号:32092519921005XXXX  江苏盐城  2247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迫切需要,房建工程的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在建设房屋以及构建其内部结构时,需要混凝土这样的基本材料。只有将基本材料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好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性能。但由于管理措施不当以及专业性不强,在房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调配混凝土的流程相当的混乱。本文借此对混凝土调配技术中的一些问题、原则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调配混凝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 调配技术 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占有很大的比重,规范混凝土的调配措施,满足混凝土配置的需求,提高混凝土的效益水平。混凝土调配是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一项内容,目的是确保混凝土能够达到房屋建筑的安全要求,加强混凝土综合性的控制力度,体现混凝土调配的优质性,保障混凝土配置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标准。
        1 工程混凝土调配现状分析
        混凝土调配措施,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面临一定的压力,主要是现代房屋建筑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比较高。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配置,分析混凝土调配的现状。
        首先是混凝土调配的配合比不符合房屋建筑的要求,最主要的是配合比不严谨,没有按照标准设计混凝土集料的使用量,导致材料用量偏多或偏低,直接降低了混凝土的使用水平。例如:某民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调配时水量控制不当,超出限定的标准,后期混凝土使用时,不能在规定的时间聚集、凝固,出现了严重的粘合性问题。
        然后是缺乏温度控制的途径,致使外界温度干预了混凝土的调配。例如:混凝土调配时外界温度低,而水泥材料会在混凝土调配时释放热量,热量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环境形成了较大的温度差,促使混凝土潜在裂缝的风险,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时,很容易出现裂缝,而且温度残留在混凝土内部,直接影响了混凝土内部的比例,潜在很大的结构风险。
        最后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调配不规范问题,也是目前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房屋建筑工程不重视混凝土的调配,再加上商用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调配中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
        2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1在调配混凝土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最为关键,水泥是最为重要的,通常情况下,在调配混凝土过程中,可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矿渣水泥,在选择水泥的过程中,如果水泥的标号相同,那么需要优先选择系数大的,这样才能够保障水泥强度大:在强度同等的情况下,则需要优先选择用水量较少的水泥,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用量。其次,砂石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强度,这就要求在选择砂石的过程中加以重视:普通流态的混凝土可选择中等大小的碎石,碎石粒径切忌过大,不能超过出口径的1/3, 这样才能够有效防止堵泵现象的出现。高性能、高强度的混凝土,则需要优先选择高强度的碎石。除此之外,掺合剂的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在混凝土调配过程中,高效缓凝减水剂、高效泵送剂、高效缓凝引气减水剂、引气减水剂等掺加剂最为常见,施工企业要能够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相应的掺合剂,以此来保障混凝土性能及质量。


        2.2和易性、耐久性及强度
        和易性是判断混凝土拌合物的重要性能,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稠度等特征来判断混凝土的和易性。施工人员在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必须对此予以重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自身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是受外界自然因素、保护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会逐渐下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调配混凝上的过程中,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此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也是考量混凝土的重要力学性能,从混凝土的抗压力、抗剪切力、抗弯力等方面都能移测量出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例如在调配混凝土的过程中,要能够安排专门人员加以监管,尤其要控制好水泥种类、砂石用量、水灰比及搅拌过程,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混凝土强度达标。
        3对混凝土搅拌和运输的要求
        混凝土搅拌要按配合比严格计量,要求车车过磅;装料顺序:石子→水泥→砂子;粉沫状的外加剂同水泥一并加入,液体状的与水同时加入。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秒钟,冬季施工时,应延长30秒钟。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送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水泥浆流失、塌落度变化和产生初凝等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报告技术部门采取措施。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时间。混凝土水平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罐车或装载机,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泵车。
        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4.1基础梁柱、或墙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层铺摊混凝土并及时振捣,振动棒插入点间距为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2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为准。柱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搓处先均匀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混凝土灌入时检查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40cm左右;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时间间隔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接搓处应撮捣密实。浇筑时随时清理落地灰。
        4.2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应小于50cm.门洞口两侧构造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
        4.3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4.4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常温时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足够湿润的状态。
        5结束语
        混凝上调配技术在房屋建设施工中的应用能力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充分结合施工实际环境,总结相关调配工艺,实现混凝土词配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由房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调配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人于.分析J混凝土调配过程中的混凝上调配环节不合理.搅拌时间不合理等.总结丁相关解决办法.结合近年来我国混凝士调配方面的先进文献,对混凝土调配技术进行全方位分析,值得在工程施工中做进一步推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