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探讨 黄芳萍 孙琪雯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月第3期   作者:黄芳萍 孙琪雯
[导读] 当今时代,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
        摘要:当今时代,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又有了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相结合,因此人们不但对供电量有一定的要求,还对于用电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电力企业,电力企业也不负众望,将各种科学技术运用到了电力行业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供电水平和供电质量,未来的前进步伐是实现智能配电网自动化。本文对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智能配电网;建设;应用

1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的意义
        智能配电网建设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电网配电效率,可详细采集和研究配电网运行时所产生的各类数据,针对供电安全性与合理性的意义极其深远。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和应用,若出现电网问题时可合理掌控停电范畴,缓解基层员工的工作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要想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就要充分体现智能配电设计与施工科学性的价值意义,这些将直接影响住户的生活品质和出行便捷性。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合理规划配电自动化技术方案与建设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促进我国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为住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 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2.1智能配电网总体结构设计方面不严谨
        智能配电网总体结构设计对其建设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多数电力企业没有意识到智能配电网总体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对实际情况和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总体结构设计存在不严谨的问题,在后期投入使用中实用性能大大降低,并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导致配电网不能很好的为人们提供充足、稳定的电能,行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2.2我国智能配电网分布失衡
        经过相关人员调查发现我国智能配电网存在分布失衡的情况,主要包括分布较为分散和疏远,在中西部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配电网分布失衡引起光纤覆盖率出现不稳定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导致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2.3配电自动化技术缺乏完善性
        我国使用配电自动化的时间尚短,虽然研究人员对此项技术进行了不断的研究,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配电自动化装置上的研究较少,通常情况下需要引进国外的自动化装置,并且电力企业人员对装置如何使用和控制技术等方面了解的不够全面,导致配电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3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
        3.1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
        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网络对其发展意义较为深远,传统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传播形式是依靠通信设备,在应用时会产生终端信息、数据难以共享、通信宽带狭小等问题,将直接影响智能配电网建设。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很好的填补了传统通信设备缺陷问题,构建数据信息输送网,能够随时随地传输和发表信息数据,为智能配电网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广东省台山市为例,智能配电网在建设过程中普遍运用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从而采集和整理配电网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在终端系统内反馈消息,工作人员可随时监控配电网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智能配电网安全性。
        3.2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
        当电力系统处于运行阶段时可选用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来对其开展监督和掌控,另外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能够更好的采集和处理信息数据,处理完之后发送至终端,从而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优势如下:第一,能够完成分布式管控任务。第二,可展开在线监测,当智能配电网在运行时可随时记录故障源,便于工作人员后期检修和维护。

第三,突出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网络管理作用,统一管理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设立网络权限,严禁其他人随意进出。
        3.3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
        随着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的加入充分显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能。这类技术具有较强的数据计算功能,能够通过仿真模拟方法来预测配电系统在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风险故障,可结合问题提出合理化方案。另一方面,配电网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具备聚合分析、应急分析、潮流计算等作用,增强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合理性。员工应深入探讨配电网技术发展趋势,进而符合智能配电网各项要求。
4 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水平的措施
        4.1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
        为了使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更好的效果,电力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对配电网的信息技术和运行情况进行统一管理,让各个管理部门之间进行信息、技术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对电网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对智能配电网进行更好的控制,使其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4.2做好电容补偿柜柜体设计
        柜体设计要做好安全保护,电容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爆炸或火灾,必须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电容装配方式。电容器和电抗器必须分离开来,这两个器件还要同时和接触器、熔断器、电缆和母排等器件隔离开,一旦发生故障,要保证事故仅发生在故障产生的柜内。为了给工作中的电容器有效降温,需要采用强制通风系统,安装好抽风扇并设计出进风口。还要设计出报警装置,若是出现风口的故障,能够及时报警。电容器在装配的时候不能安装在水平方向被封闭的底板上,要设计好通风孔。柜子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操作人员不能和裸露的母排接触到,加设贴有标识的阻燃隔板。柜子顶部还要设置防护板,防止房屋返潮而引起的水汽进入配电盘,也能有效散热。
        4.3对电力系统各个部门之间信息自动化范围的分配进行优化
        电力企业同各个部门之间达到信息共享的目标时,对提高电力信息技术系统的统一管理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稳定有一定积极作用,并可以对智能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更好保证其安全稳定的运行,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能。电力信息技术系统的统一管理加快了运行数据和信息传递的速度,并在传递过程中信息和数据丢失的情况明显减少,管控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智能配电网运行的数据和信息,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并可以对一些故障问题进行预防,使配电网正常运行有所保障。
        4.4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
        我国科学技术呈飞速发展的趋势,一些新技术应运而生,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使用互联网技术后使配电网系统趋于完善,电力企业在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使智能配电网建设投入的成本减少,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使智能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将配电自动化技术中的电力信息技术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此外使用互联网技术可以让电力企业的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的管理人员在网络上对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的运行进行仔细了解,提高智能配电网信息的集中化程度。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事业的扩大和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逐渐完整,所以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运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可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与合理性。现阶段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因此对电网控制水平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融合智能配电网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加强供电质量和效率,使配电网管理达到预期水平。

参考文献
    [1]沙思旭,赵佳,徐晨,等.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测试,2018(11):107-107,117.
    [2]鄢博.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探究[J].数码世界,2018(12):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